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全国哪些大学有武器系统与工程专业选择

志愿填报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海军工程大学、海军潜艇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陆军装甲兵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步兵学院、陆军工程大学、空军预警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等等

全国开设武器系统与工程专业的大学名单一览表(2024年最新)

序号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所在省份
1武器系统与工程海军工程大学湖北
2武器系统与工程海军潜艇学院山东
3武器系统与工程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湖南
4武器系统与工程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安徽
5武器系统与工程陆军装甲兵学院北京
6武器系统与工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步兵学院江西
7武器系统与工程陆军工程大学江苏
8武器系统与工程空军预警学院湖北
9武器系统与工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陕西
10武器系统与工程西安工业大学陕西
11武器系统与工程南京理工大学江苏
12武器系统与工程中北大学山西
13武器系统与工程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武器系统与工程专业简介:

武器系统与工程主要研究武器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探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武器系统及其子系统的综合设计、产品研制、实验测试等。例如: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设计,火箭弹、火炮等基本武器的研发,火药的合成等。关键词:武器导弹设计国防

开设武器系统与工程的院校推荐:

1.陆军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2017年以解放军理工大学、军械工程学院主体和重庆通信学院、工程兵学院、武汉军械士官学校为基础调整组建,是我军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工程技术与作战指挥融合的综合性工程大学。校本部坐落于长江之滨、人文荟萃的六朝古都江苏南京,设有通信工程学院、野战工程学院、指挥控制工程学院、国防工程学院、研究生院5个内设学院,另设石家庄校区(河北石家庄)、通信士官学校(重庆)、军械士官学...

2.陆军装甲兵学院

装甲兵工程学院座落在北京市风景秀丽的卢沟桥畔,是全国重点工科院校和全军十二所综合院校之一。学院的前身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1961年在西安扩建为装甲兵工程学院,1969年迁址首都北京,是我军培养装甲机械化部队工程技术军官和指挥军官的最高学府。学院占地面积3700余亩,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与国际互联网、北京图书馆和总部科技情报所等大型图书资料中心建立了联机检索。...

3.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40年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校名,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富春,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线电专家、经济专家李强等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1949年,学校迁入北京;1952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她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

4.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步兵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步兵学院,是培养新型陆军步兵初级指挥军官的高等教育院校。学院渊源于红军时期的红军学校,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军政大学、华中军政大学,从战火中走来,在战争中成长,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先后有近千名优秀学员参加援越抗法和自卫反击作战,目前仍有4名具有参战经历的教授在教学岗位工作,先后9次参加国庆阅兵,是军队“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院校...

5.空军预警学院

空军预警学院组建于1952年,原名空军雷达学院,2011年改建为空军预警学院。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预警监视领域专门院校,全军唯一一所预警监视和电子对抗为主体学科专业的院校,是军队信息能力培训基地之一、国家一类本科军级军事院校,主要承担全军预警系统和空军地面电子对抗部队指挥技术军官及士官培养任务。学院采取“一院四地”办学,院本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总占地面积230多万平方米。院区环境优雅、绿树...

热门专业推荐:

1.生物材料专业

生物材料专业详解

本专业聚焦材料科学与生物学、医学及生命科学等交叉领域衍生出的新工科方向,致力于为我国材料与生物材料相关行业发展培养卓越人才,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撑。

2.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详解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人文科学修养和创新意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该行业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研究、设计、建造、检验、维修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环境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工程制图、力学分析、结构设计、工艺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系统训练,形成研究、设计和建造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人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2.掌握数学、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船舶和海洋结构物的力学分析方法、设计建造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4.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分析、设计、制图和工程管理的能力;

5.熟悉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法规制度、行业要求、海事公约和规范标准;

6.了解船舶和海洋工程开发研究的学术前沿和先进设计制造理念;

7.具有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建造和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的基本能力;

8.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主干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工程图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建造工艺、结构物性能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理论力学(68学时)、材料力学(68学时)、工程图学(34学时)、船舶动力系统( 51学时)、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51学时)、现代造船技术(43学时)、船体构造与制图(51学时)、船舶流体力学(68学时)、船舶结构力学(68学时)、船舶设计原理(51学时)、船舶原理I、Ⅱ(119学时)。

示例二: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工程图学(70学时)、流体力学(72学时)、船舶结构力学(64学时)、船舶图形学(64学时)、船舶静力学、阻力、推进、耐波性(192学时)、船舶设计原理(56学时)、船舶建造工艺(56学时)、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56学时)、海洋平台设计原理(32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56学时)、材料力学(72学时)、工程图学(48学时)、流体力学(56学时)、船舶结构力学(40学时)、船海工程构造与制图(48学时)、船舶静力学、快速性(112学时)、船舶设计原理(40学时)、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40学时)、船舶建造工艺(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课程设计、金工实习、专业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性实践活动。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性能试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结构力学试验、专业综合性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3.消防工程专业

消防工程专业详解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公安消防部队建设和业务工作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深厚,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能在公安消防部队从事消防监督检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警官和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火灾科学基本理论、消防技术基本原理、消防工程基本方法、消防政策法规等,接受消防监督检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等方面的训练,具有依据消防法律、法规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审核、验收及消防监督检查等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具备开展消防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熟悉公安消防部队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公安现役警官自我修养的理论和知识;

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3.具备较强的政治鉴别能力,具有对各种影响公共消防安全因素的敏锐反应能力,具有开展部队基层政治工作的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4.掌握火灾基础理论、火灾预防与控制、消防监督管理、火灾调查、灭火指挥等消防专业知识和技术;

5.熟悉国家消防工作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技术标准;

6.具有从事消防监督检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验收等消防工作的能力;

7.了解国内外消防科技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8.具备良好的军人气质、勇敢顽强的军人作风、自觉的纪律意识和保密意识,能够适应紧张、艰苦、危险工作环境的强健体魄和健康心理;

9.掌握军事基本技能,具有基层部队组织管理能力和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

10.具有较强的社会观察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安全工程、公安技术、公共管理。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的力学知识领域由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知识单元组成;化学的知识领域由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安全等知识单元组成;工程学基础知识领域由建筑技术基础、建筑结构、建筑耐火设计、工程制图等知识单元组成;消防知识领域由火灾基础理论、建筑防火、建筑消防设施、消防监督管理、灭火救援技术、火灾调查、工业企业防火等知识单元组成。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消防燃烧学(54学时)、建筑灭火设施(46学时)、防排烟技术(36学时)、建筑防火(54学时)、工业企业防火(54学时)、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64学时)、消防监督管理(54学时)、建筑结构与耐火设计(54学时)。

示例二:工程流体力学(48学时)、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48学时)、安全系统工程(48学时)、燃烧学(48学时)、建筑防火工程(48学时)、火灾动力学(48学时)、灭火工程(48学时)、火灾识别与联动控制(48学时)、建筑防排烟工程(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实践与实训、实习、专业演练、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科技创新等。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消防燃烧学实验、化工安全技术基础实验、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实验、建筑灭火设施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4.图书馆学专业

图书馆学专业考研方向

图书馆学、图书情报、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情报学

5.古文字学专业

古文字学专业详解

1.培养目标

为古文字学科培养优秀后备人才,为各级考古文博机构、编辑出版、教育科研机构及相关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通博、能力卓越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2.知识能力

系统掌握古文字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古文字资料搜集、分析与整理等基本技能,具备较好的古代文献典籍阅读能力,掌握搜集、考证与分析历史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较强的人文修养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为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思辨能力。在古文字学、考古学、中国史、汉语言文字学等方面受到基本训练。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