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听晓角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财经文博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6 08:33:21

问题描述

听晓角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原句应是: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主要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这首诗旨在写征人的边愁乡思,但始终没有让征人出场。通过征人所见所闻,从角声、塞鸿等折射出征人的处境和心情,角声悲凉、塞鸿盘旋不度,写出征人内心的愁苦悲伤。听晓角唐代:李益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译文拂晓时分醒来,映入眼帘的是满地榆树叶,原来昨夜下了浓浓的秋霜,使得榆叶纷纷坠落。军中的号角声在城头响起,这时月亮还未落下,孤零零地挂在天边。边塞辽阔无边,就连大雁也飞不到尽头。随风传来的晓角声里,吹奏的是《小单于》这首曲子。扩展资料:赏析诗的前两句“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是以环境气氛来烘托角声,点明这片角声响起的地点是边关,季节当深秋,时间方破晓。这时,浓霜满地,榆叶凋零,晨星寥落,残月在天;回荡在如此凄清的环境气氛中的角声,其声情该是多么悲凉哀怨,这是不言而喻的。从表面看,这两句只是写景,写角声,但这是以没有出场的征人为中心,写他的所见所闻,而且,字里行间还处处透露出他的所感所思。首句一开头,写霜而曰“边霜”,这既说明夜来的霜是降落在边关上,也写出了征人见霜时所产生的身在边关之感。次句在句末写到月,而在月后加了一个“孤”字;这不仅形容天上的月是孤零零的,更是写地上的人看到这片残月时的感觉也是孤零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