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半斤八两由来

实验教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5 04:40:20

问题描述

半斤八两由来求高手给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半斤八两的由来如下:“半斤八两”一词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这一词语的来源有二。一说东汉时流通三种货币,分别是黄金、白银和五铢钱,其中五铢钱又简称钱。将一千个五铢钱用绳子串起来,称为一吊,通常,一吊钱可以兑换一两白银,七十两白银可以兑换一两黄金,而一斤有十六两。这就是半斤八两的来历。另一说法是: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为统一度量衡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当时为了统一计量而制定了斤两的十六进位制,有的书上记载了这样的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丞相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于是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李斯为了避免以后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半斤自然就是八两。谁知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这也是成语“半斤八两”的由来。

其他回答

古时候度量的标准,古人用的是度量衡和现代人用的度量衡是有区别的,古人的度量衡一斤是十六两,按照古人的度量衡计算也就是半斤就等于八两。在实际商品交际应用中重量单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被人们应用。所以半斤八两就这样流传下来。

其他回答

半斤八两的来历

东汉时流通三种货币,分别是黄金,白银和五铢钱,其中五铢钱又简称钱。将一千个五铢钱用绳子串起来,称为一吊,通常,一吊钱可以兑换一两白银,七十两白银可以兑换一两黄金,而一斤有十六两.这就是半斤八两的来历,当然古时候的一两要比现在的一两轻的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改为十两为一市斤。

“半斤八两”一语出自16进制的古衡器流行时期,因古称一斤有16两(沿用至50年代),故形容“半斤”和“八两”毫无区别。 这一点以上几位网友解释的很清楚了。那古代的称为什么要用16进制呢?这其实才是关键,要是古代来个8进制,想来我们就成了“半斤四两”了吧?

这是因为中国古称一斤的16两中,每一两就是一颗星,16两就是16星。它们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组成。买货人如把东西称给人家旺旺的,就得足了星(特别是福禄寿);如果买货人耍滑头克扣一两就减福,克扣二两就损禄,克扣三两就折寿。可见古代人对与诚信的重视,希望大家在以后做买卖时也记得这点。

其他回答

半斤八两,汉语成语,拼音是bàn jīn bā liǎng,出自《五灯会元》 。意思是指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分句。

历史典故

秦朝以前,各国的钱币和度量衡的单位都不统一,各国商贾和百姓之间的交易并不方便。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统一度量衡,由李斯负责起草文件。当时度量的标准已经基本确定,惟独这“衡”还拿不定主意,于是去请教始皇帝。秦始皇于是提笔写下“天下公平”四个大字。

李斯拿了四个大字百思不得其解。为防止皇帝怪罪,于是干脆把这四个字笔画一加,就成了“衡”的单位,一斤等于十六两,那么半斤就是八两,正好相等。

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沿用。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后,由于十六两制在计算的时候有些不方便,才改成现在的一斤等于十两。

其他回答

半斤八两,什么时候改的?,半斤就是半斤,八两就是八两,古代时候半斤是八两,八两是半斤,现代社会半斤是五两,五两就是半斤,半斤八两,是在隋朝时代,出现的,秦始皇统1度量衡之后,到了隋朝,就把半斤八两改成五两半斤了,隋朝也是统一天下的一个朝代,可就是隋炀帝昏庸无道,做了二代黄泉就被串联改朝换代了,李渊代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