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刘禹锡被县令三次刁难的事件

工程师职称帮手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5 03:19:39

问题描述

刘禹锡被县令三次刁难的事件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刘禹锡因为参与政治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为安徽和州通判。

然而,和州知县见刘禹锡是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第一次刁难:按当时规定,通判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但策知县却把刘禹锡撵到城南的江边去住。面对这种情况,刘禹锡在门上贴了一幅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气坏了知县。第二次刁难:知县见刘禹锡不低头,又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城南迁到城北,面积也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州治历阳德胜河边,刘禹锡看到门前垂柳依依,河水潺潺,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人在历阳心在京。”第三次刁难:半年时间,刘禹锡看策知县三番五次刁难自己,很是生气,于是愤然提笔,写下了那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将这篇文章请柳公权刻上石碑,立在门前。最后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为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柳公权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其他回答

据我所知,刘禹锡被县令三次刁难的事件是这样的:公元824年,刘禹锡被贬到和州,和州县令故意刁难他,最开始故意给他安排三间小屋,没想到刘禹锡欣然接受,还自得其乐。

县令气极,便又把刘禹锡的住处迁到另一处一间半的小屋。几个月时间搬家三次的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