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铁锁横江典故出自哪里

自考博学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5 01:24:22

问题描述

铁锁横江典故出自哪里,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铁锁横江典故出自《岳阳楼记》。

这篇文章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所写,主要讲述了他在登临岳阳楼时的所见所感。其中,范仲淹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画面:“江流中蛟龙出没,沙岸几度斜阳。锦屏照影入渚宫,金槛开歌声满旦。”这里所说的“铁锁横江”就是描绘了当时岳阳楼下游江面上的形势,由于江水湍急,船只难以通过,因此在江上横跨一道“铁锁”,用以限制船只通行,以防止敌军侵犯。这个典故也成为了“长江三峡”旅游中的重要景点之一。

其他回答

铁锁横江典故出自《岳阳楼记》。因为《岳阳楼记》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写,其中就有一段描述铁锁横江的描写。该段文字形象地描绘了岳阳楼的历史和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同时,该典故也经常被用来形容事情的困难或阻碍异常严重,需要克服大的困难才能成功。

其他回答

铁索横江出自南宋词人朱敦儒的《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全词如下: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其他回答

三国历史中的最后一年,也就是西晋发动灭吴战争期间。为了防止晋军顺江而下,东吴采取了铁锁横江的策略,自以为万无一失。

不过,令东吴没有想到的是,早在战争开始前几年,西晋名将羊祜已经弄清楚了铁锁横江的破解之法,王浚按照这一方法很快便突破了东吴的这一防御工事。

此战过后,晋军顺流而下,仅仅数月时间便兵临金陵城下,东吴帝国宣告灭亡,三国这段历史也就此结束。

其他回答

出自《晋书·王浚传》:

“太康元年正月,浚发自成都,率巴东监军、广武将军唐彬攻吴丹杨、克之,擒其丹杨监盛纪。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距船。先是羊枯获吴间谍,具知情状。浚乃作大筏数十,亦方百余步,缚草为人,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筏遇铁锥,锥辄著筏去。又作火矩,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锁,然炬烧之,须臾,融液断绝,于是船无所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