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储量是怎么算出来的

初高中学习指导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18 23:10:27

问题描述

储量是怎么算出来的,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储量计算是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它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地下实际埋藏的矿产储量进行估算和预测。

储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因不同的矿产类型和地区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步骤:收集地质勘探和矿山生产资料:包括钻孔数据、采样数据、岩心资料、测井资料、生产数据等。进行矿床地质研究:分析矿床的成因类型、成矿规律、矿物共生组合等,对矿床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矿体形态和产状:根据地质勘探和矿山生产资料,确定矿体的空间位置、形态、产状等。确定矿产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矿产的密度、硬度、韧性等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等化学性质,为储量计算提供依据。确定矿产的工业指标:根据矿产的不同类型和用途,确定工业指标,如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品位等。计算矿产储量:根据矿体形态、产状、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工业指标等,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对矿产储量进行估算。进行储量评审和备案:将储量计算结果进行评审和备案,确认储量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为矿产资源开发提供依据。总之,储量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地下实际埋藏的矿产储量进行估算和预测。它是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对于指导矿山建设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回答

储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地质作用形成的、可供采掘利用的矿产资源量。储量的计算通常是通过地质勘探、地质勘查和地质评价等手段获取数据,然后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计算。

一般来说,储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地质背景、矿体分布、矿体厚度、开采技术等因素,以便确定矿体的可采掘性和开采量。最后,储量计算结果会受到市场、政策和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他回答

储量是通过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得出的。首先,专业人员通过地质调查,了解地层的岩性、厚度、结构、产状、埋藏深度等特征。

然后,通过钻探、物探、化探等勘探方法,获取地层中的矿产资源分布、数量、质量等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结合矿床的开采条件、经济价值等因素,进行储量计算。

储量计算需要考虑矿床的形态、矿体的分布、采矿方法、矿石加工技术等因素,利用专业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数值模拟,得到较为准确的储量数据。当然,储量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随着开采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储量也会有所变化。

其他回答

储量是根据地下实际埋藏的煤炭储量进行计算,一般不考虑开采、选矿、加工时的损失。

储量计算深度与勘探深度一致,对拟建大、中型矿井的井田,计算深度一般不超过1000m;只适于建小型井的井田,则不超过600m;老矿区深部的计算深度,不超过1200m。

当煤层倾角不大于60°时,在平面投影图上计算储量;当煤层倾角大于60°时,则在立面投影图或立面展开图上计算储量。

当煤层倾角不大于15°时,可直接用煤层伪厚和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储量; 而当煤层倾角大于15°时,则必须用煤层真厚度和斜面积计算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