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道德经里所有成语

电信工程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5-01-10 16:54:19

问题描述

道德经里所有成语,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1、自知之明

【成语出处】《道德经》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成语含义】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有透彻的了解。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多用于指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2、慎终如始

【成语出处】《道德经》第64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成语含义】谨慎地做到最终,就像开始时一样,就不会有失败和差错。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3、和光同尘

【成语出处】《道德经》第56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成语含义】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

4、知雄守雌

【成语出处】《道德经》第28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成语含义】知刚守柔,比喻胸有主见而与人无争。

5、多藏厚亡

【成语出处】《道德经》第44章: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成语含义】指积聚很多财物而不能周济别人,引起众人的怨恨,最后会损失更大。

6、祸福相依

【成语出处】《道德经》第58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成语含义】祸能够生福,而福也能够生祸。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7、天道好还

【成语出处】《道德经》第30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成语含义】指天可主持公道,善恶终有报应。

8、知足不辱

【成语出处】《道德经》第44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成语含义】懂得满足,才不会遭受屈辱。表示不要贪心。

9、知止不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成语含义】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遭遇危险。

其他回答

1、玄之又玄

【解释】:形容非常奥妙,不易理解。

【出自】: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有无相生

【解释】: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也指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阴阳相生的关系。

【出自】: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功成不居

【解释】: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自】:第二章:“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也。”

其他回答

很多,共有52个只举几列。

1天地不仁。解释为天地无私,在天地看来,万物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出自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2视而不见。解释为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出自第十四章“视而不见,

名曰夷”。

3涣然冰释。解释为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出自第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

聊以一观。

其他回答

1. 道可道,非常道2. 名可名,非常名3. 无为而无不为4. 淳朴易行5. 大音希声6.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7. 万物负阴而抱阳8. 常善存心,自然克敌9. 轻诺必寡信10. 治大国如烹小鲜11. 老子在肉身而不居其躁,安身而不居其德12.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13.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14.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15.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