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形容报应的成语

财智金融会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5-01-05 10:47:35

问题描述

形容报应的成语,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1、多行不义必自毙: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2、恶有恶报: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不好的报应。指因办坏事而自食其果;

3、自食其果: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4、咎由自取:灾祸或罪过是自己招来的。指自作自受。

形容因果的成语

哀乐相生 悲痛和喜乐互为因果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孔子闲居》:“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

安危相易 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出处:《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解相摩,聚散以成。此名实之可纪,精微之可志也。”

报应不爽 报应:佛家语,指因果报应;爽:差失。做恶者必得恶报,从来没有差错的

其他回答

1. 恶有恶报: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不好的报应。指因办坏事而自食其果。

2.多行不义必自毙: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3.自食其果: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必将受到损害或惩罚。

天理昭彰,汉语成语,拼音是tiān lǐ zhāo zhāng,释义: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指上天能主持公道,惩恶劝善,报应分明。

释义

道德公理彰显,报应分明。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蒋兴哥把舌头一伸,合掌对天道:“如此说来,天理昭彰,好怕人也。”

例句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回:今司马受戮,天理昭彰。

其他回答

【成语】: 因果报应

【拼音】: yīn guǒ bào yìng

【解释】: 因果:原因和结果。佛教迷信,认为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出处】: 《慈恩传》:“唯谈玄论道,问因果报应。”

【举例造句】: 浴罢则凉鞋蕉扇,或坐或卧,听邻老谈因果报应事。三鼓归卧,周体清凉,几不知身居城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