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隋炀帝创立新的观选官制度并修建什么

进思学习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18 02:01:02

问题描述

隋炀帝创立新的观选官制度并修建什么,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隋炀帝创立新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二年年(606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297年。 隋朝时,587年隋高祖文皇帝正式设立分科考试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自此选官不问门第。科举制度初期设诸州岁贡,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与明经科的考试,公元606年,隋炀帝增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当时秀才试方略、进士试时务策、明经试经术,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分科选才制度。 当时以明经最为高级,进士试居次。当时选士制度只称为秀才科,与唐之科举仍有一段距离。秀才科可谓科举的开端,亦为不完善的考试制度,对实际取士作用不大,但已改变了门第垄断官职的局面。科举制度顺应了历代庶族地主在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地位的要求,缓和了他们和朝廷的矛盾,使他们忠心拥戴中央,有利于选拔人才,增强政治效率,对中央集权的巩固起了积极的作用。隋炀帝修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条: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大运河并非杨广首建,他只是整修以及延长了一部分。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当时吴越两国地处江南,为了更好地图谋中原地区,所以都各自有修建部分大运河航道,就是为了军事需求。隋朝的大运河是将原本的大运河连起来并延长,形成了贯通都城洛阳,直至涿郡(北京),相连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途径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等地,最南端为如今的杭州城的古代伟大水上工程。由于隋朝大运河的成功开通给后世带来了很多便利,其直接受益的便是唐朝——不仅促成了大唐盛世的出现,也奠定了唐文化世界地位的基础,用唐朝诗人皮日休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在隋之民不胜其害,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 另外,在物资运输方面,隋朝大运河多次为后世解决了战争粮草供给问题和赈灾问题,极大的带动了运河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和交流。

其他回答

历史上,隋炀帝作了皇帝不久,即上马了世纪工程——开凿大运河!开凿大运河虽然是不恤国力、滥用民力之举,但对中原统治的巩固,对中国经济重心由关中到中原再到南方的转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直到今天,大运河仍在发挥着沟通南北的重要作用。

影响中国至今的科举制也是隋炀帝的创举,科举制虽有天然弊端,但是其重视才学而不重门第的选官方式,给下层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极大地扩大了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对封建王朝兴盛发展的巨大作用力远非其它政治制度可比。

其他回答

隋文帝继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初步建立起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创立了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科举制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

605年4月14日,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工程分4段进行。隋大业元年三月二十一日隋炀帝命尚书右丞皇甫议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万,开通济渠。通济渠起于洛阳城,西引涧水、洛水入黄河,又从极清把水镇东北周黄河水向东到洋州,再顺汴水经商丘,折向东南,接通蕲水,经皖北至淮阴入淮水。第一段工程沟通了洛水、黄河和淮河。 同年,隋扬帝又征发淮南民十万开邢沟。 608年2月,再次下诏发河北诸军百万穿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深郡。

611年元月,隋炀帝敕穿江南河油京日至余杭,八百余里。这段工程的告竣,全长4000多里的大运河贯通,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其他回答

科举制,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隋炀帝即位第一年就修阳渠故道、汴渠故道为通济渠。

其他回答

修建开通丁京杭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