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电介质和介电质有什么区别

叮当工程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05 15:14:17

问题描述

电介质和介电质有什么区别,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1、材料抗高电压能力不同介电强度是材料抗高电压而不产生介电击穿能力的量度,将试样放置在电极之间,并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升高所施加的电压直到发生介电击穿,以次测量介电强度。

介电常数是两块金属板之间以绝缘材料为介质时的电容量与同样的两块板之间以空气为介质或真空时的电容量之比,是一个常数,并不能够使材料具有抗高压能力。也就是说对于材料的抗高压能力是零。

2、导致电介质极化程度不同介电常数,用于衡量绝缘体储存电能的性能。介电常数代表了电介质的极化程度,也就是对电荷的束缚能力,介电常数越大,对电荷的束缚能力越强。介电常数与介质导电能力无关,极化作用是与电容密切相关的,而介质导电能力是与电阻率有关的。介电强度并不能使电介质产生极化,导致电介质极化程度是非常弱的。电介质极化程度与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填充的介质的容量有关,而同一种介质的影响是相同的,介质不同,介电常数不同,极化程度也不同。扩展资料:

1、在实际应用中,介电常数用于雷达液位计,电导率用于电磁流量计。介电常数又称电容率,是表征电介质或绝缘材料电性能的一个重要数据,常用ε表示,单位为:C^2/(N*M^2)。

2、介质在外加电场时会产生感应电荷而削弱电场:介质的分子在电场中由于库仑力的作用发生重新排列的现象,这种重新排列的作用就相当于在介质内部分子形成了一个与外电场相反的电场分量,导致介质内部的电场强度比外部遭到削弱,即极化。

3、介质中的电场减小与原外加电场(真空中)的比值即为相对介电常数,介电常数是相对介电常数与真空中绝对介电常数乘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