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西安晨钟暮鼓的来历和传说

给力考研资料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30 20:24:26

问题描述

西安晨钟暮鼓的来历和传说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所谓“晨钟暮鼓”,并不是晨击钟、暮击鼓,而是指早晨先鸣钟,次击鼓,晚上则先击鼓,後鸣钟。

早晚二时所击的鼓,称作“晓鼓”与“昏鼓”,与前节的钟一样,是作为报时之用的。“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在古长安“以钟鼓司晨”由来已久。“夜漏尽鼓鸣即起,昼漏尽钟鸣则息”,晨钟暮鼓是中国古代城市生活的象征。作为古时候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公共服务手段,一座像样点儿的城市都会建有钟鼓楼,或单独的钟楼、鼓楼。西安钟楼就是全国各地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其鼓楼也是全国目前所存所有鼓楼中规模最大的。

其他回答

释义:佛寺中早晨敲钟、晚上击鼓以报时间。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典故:古人划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序之,每个时辰相当于今日的两个小时。以圭表或铜壶测得时辰,便击鼓报时,以便让民众知晓。但鼓声传的范围有限,齐武帝(483年-493年)时,为使宫中都能听见报时声,便在景阳楼内悬一口大铜钟,改为只在晚上击鼓报时,首开先河。为了使钟声传播更远,除了铜钟越铸越大之外,还建较高的钟楼,与鼓楼相对,朝来撞钟,夜来击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