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玄关的起源

中建云筑职称指导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30 12:55:45

问题描述

玄关的起源希望能解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玄关,又称门厅,是指建筑物入门处到正厅之间的一段转折空间,东亚传统建筑中具有“藏”的概念,玄关是屋外和屋内的缓冲,使屋外与屋内有一定的隔开。

本来,玄关是在中国道教(炼丹术的内丹之法中,体内的气绕巡全身时气最先通过的地方)、禅宗(达摩将禅宗传来中国时,指示将dhyāna译作玄,后改译作禅)等思想使用的用语,来源是“夫玄关者,至玄至妙之机关也。”(玄牝之门)后来以“玄关”一词指建筑物入口处的空间。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玄关常有屏风或中门(位于门后室内正中的屏门)隔开门口和大厅,有些住宅会在玄关位置放椅子。一些以独立建筑为正门的宅院,入口大门内的位置就是玄关。

其他回答

玄关最早起源于中国,在老式住宅中进门就能看见的“影壁”,就是玄关的前身,同时也是厅堂的外门,是防盗门进入客厅内的一个过渡,面积大约2-3平米左右,起到遮盖和缓冲的作用。玄关的面积虽然不大,但却是进出家门的一条必经之路,是室内与室外之间的一个过渡空间,也是进入室内的一个缓冲空间,被人们称为斗室、过厅、门厅。

其他回答

「玄关」最早是中国道教修炼的特有名词,出自《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指道教内炼中的一个突破关口,必须首先突破方能进入正式。后来用在室内建筑名称上,意指通过此过道才算进入正室,现在泛指厅堂的外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