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明朝江南是哪里

认识期货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8 17:17:41

问题描述

明朝江南是哪里,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江南行省”或“江南省”是清朝初年的省名,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明朝时的“南直隶”为江南行省,治所在江宁(今南京市)。

到康熙六年(1667年)便分为江苏、安徽两省,但习惯上仍然称这两省为江南,甚至乡试(考举人)时安徽省的考生仍然要到南京的江南贡院(在今天南京市夫子庙附近)跟江苏省的考生一起考。而且这个包括江苏、安徽两省的“江南”还和江西省合为一个更大的行政区——“两江”,由两江总督管辖。明朝时的江苏、安徽合称“南直隶”(明初称直隶)。因为明初定都南京,便把首都周围的江苏、安徽划为南京直接管辖,所以称“直隶”。

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把北京周围包括今北京、天津、河北以及河南、山东一小部分划归北京市(京都)直接管,也叫直隶。但南京依然是陪都,原来的“直隶”仍然保存,只不过为区别起见,把它改称为“南直隶”,而把北方的那个称为“北直隶”。到清朝建立后,才取消了“南直隶”,只剩下北方的直隶了。江苏省的兴化县是五代时吴国开始设立的,明清时均属于扬州府,作为县名至今没有改变。

其他回答

江南,字面意义为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关外,指山海关以东或嘉峪关以西或居庸关以北一带地区。

明朝时期的江南地区是苏南,皖南,上海,浙江,江西东北部。大致等同于吴语+徽语区,等同于吴越民系的分布范围。明代袁可立在苏州为推官,史官在评价他的政绩时称呼道,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神君讫威讫富之誉,(袁可立)为江南冠矣!”

其他回答

江南,意为长江以南地区。狭义上即现在长江流域下游南岸的浙江、苏南及上海地区。广义上还包括江西北部地区、安徽南部长江以南的地区。又号吴越、江东、江左。江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杭州、南京等古都,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如苏州、绍兴、宁波、无锡、徽州等,历史上长期是东亚乃至世界最庞大的城市群以及经济中心,数次庇佑中华文明正朔。江南作为地理概念与关中和河洛呼应,对中国和东亚的历史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先秦时期,史书中已经存在江南的说法。《吴越春秋》:“周元王使人赐勾践,已受命号去,还江南”。《尔雅·释地篇第九》写道:“江南曰扬州。”

“江南”在成书于秦、汉以前的古籍之中属于扬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