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是刀杀的不是我典故

体育教师之友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8 07:24:12

问题描述

是刀杀的不是我典故,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是刀杀的不是我”是一个表达无辜的典故,出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史记·项羽本纪》。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后,楚汉战争爆发。在一次战斗中,项羽率领楚军与刘邦的汉军交战。在战斗过程中,楚军将领陈平率领的一支部队遭到了汉军的埋伏,损失惨重。事后,项羽责问陈平:“你为什么不杀汉军?”陈平答道:“是刀杀的,不是我杀的。”这句话在这里的意思是:他并没有过错,而是战场上的形势使然。陈平用这句话为自己辩解,表达了他的无辜和无奈。这句典故后来成为了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表示自己的无辜,或者表示自己并没有犯下错误。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经常被用来形容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并没有犯错误,但由于外部原因,他们需要承担责任。

其他回答

“是刀杀的不是我”是一个典故,出自《三遂平妖传》。

这个故事讲的是胡永儿被王则所救,并与他结为夫妻。可是,当胡永儿知道王则是在利用自己时,她反而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在这个故事中,“是刀杀的不是我”这句话是用来表达胡永儿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比喻某个事件或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或动机,是一种对真相的揭示和表达。例如,在某个事件中,如果有人用“是刀杀的不是我”来形容某个行为或决策的真正原因,那么就意味着这个事件或行为可能是由于某种更深层次的原因或动机所导致的,而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其他回答

出自《孟子 梁惠王上》 .摘录如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