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古代二尺木屐的用途

新格局新金融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8 05:38:14

问题描述

古代二尺木屐的用途,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说到木屐,它是我国古代一种极为平常的鞋。

据《急就篇》中“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所以践泥”可知,木屐以木为原材料,下有两齿起支撑鞋身的作用。那齿可不简单,有防滑、防跌的作用,让人穿上它行走安全。按《建康古今记》记载,中国古时礼仪应“上朝着履,赴宴穿屦,一般出门行路穿屐。”可是让人们出门行路穿戴的木屐,有它的不便之处。否则,谢灵运也不用改造它了。谢灵运如何改造木屐呢?从这句记载可看到:“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数十重,莫不备尽登蹑。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看来,改造后的谢公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真是比未改造时方便多了。

其他回答

木屐,简称屐,是一种两齿木底鞋,走起来路来吱吱作响,适合在南方雨天、泥上行走。若鞋面为帛制成,则称为帛屐。牛皮制作则称作牛皮屐。木制底下是四个铁钉,耐磨、防滑。

由木板与木屐带结合而成,木板的底面有两条突起的“齿”,目的是为了雨天便于泥上行走。屐是木履之下有齿者,又称木屐。江南以桐木为底,用蒲为鞋,麻穿其鼻。 除了两齿木屐以外,古代行军打仗时也会使用平底木屐,以防止脚部被带刺杂草划伤。不仅仅军人如此,平民也往往在路上穿着木屐,防止脚被带刺植物划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