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古代武将能开多少担的弓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古代猛将力气有多大?使120斤刀不是传说,一位能开2400斤弓古代猛将力气有多大,这个问题大概一直困扰着某些人。
有人认为,古代猛将和现代人没啥区别,史书中所说的“力举千钧”、“力能扛鼎”、“手格猛兽”等等都是浮夸之语,至于史书记载的猛将手使几十斤,甚至一百多斤兵器,更是不相信,认为古代猛将根本没那么大力气,就算猛将有那么大力气,使得动那么重的兵器,猛将的战马也受不了。真实的情况是像某些人想象的这样吗?从历史角度来说,我们还是应该尊重正史,凡是正史明确记载的,我们还是应该采信的,古代猛将力气和战马的驮载能力,不是某些人想象得那么弱。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古代猛将到底有多大力气?南宋猛将岳云手使八十斤铁椎。《宋史·岳飞传》:“云,飞养子。年十二,从张宪战,多得其力,军中呼曰‘赢官人’。飞征伐,未尝不与,数立奇功,飞辄隐之。每战,以手握两铁椎,重八十斤,先诸军登城。”这里的八十斤,指的是宋斤。岳云拿八十斤铁椎,不是骑马,而是“先诸军登城”,跟战马没有关系。明末猛将刘綎手使120斤大刀。《明史·刘綎传》:“綎于诸将中最骁勇。平缅寇,平罗雄,平朝鲜倭,平播酋,平倮,大小数百战,威名震海内。綎死,举朝大悚,边事日难为矣。綎所用镔铁刀百二十斤,马上轮转如飞,天下称‘刘大刀’。”明代的一斤比现在还要重,刘綎能在马上“轮转如飞”,说明人和马都有一定耐力。五代猛将王彦章手使一百斤铁枪。《资治通鉴》:“王彦章骁勇绝伦,每战用二铁枪,皆重百斤,一置鞍中,一在手,所向无前。”王彦章的两杆铁枪,一杆手里拿着,一杆挂在马鞍上,都是一百斤,如果马驮不到这两杆铁枪,写《资治通鉴》的人能这么写?古人的智商就那么低,连马能驮多少斤东西都不知道?明清武状元考试大刀最重三百斤。《乾隆大清会典则例》记载:“三场马步射后,再以八力、十力、十二力之弓,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之刀,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之石,试其技勇。弓必开满,刀必舞花,掇石必去地一尺。三项内能一二者为合式,全不及者亦不准入三场。”这是乾隆年间,到了光绪年间,考试刀又加180斤、300斤档次,光绪十八年武状元卞赓舞动的就是300斤大刀。
- 其他回答
-
一把弓的弓力,计算方法是:把一把弓固定在墙上,然后往弓弦上挂重物,等弓完全被拉开时,弓弦所悬挂的重物的重量,就是这把弓的弓力。
注:古代的一石弓(各朝代一石重量不同,30-60千克不等)已经是强弓。唐武举射长垛用一石弓,骑射用七斗以上弓。宋府军弓手标配为一石弓。
历史记载:
三国武将黄忠能开2石弓;
三国武将吕布能开3石弓;
唐朝武将薛仁贵能开5石弓;
宋朝武将岳飞能开8石弓。
- 其他回答
-
宋朝名将岳飞力能挽三百斤硬弓(约相当于现在525斤),还可以左右开弓;清初名将费英东能挽十余石弓(约400多斤),北魏孝文帝少年时也是个指力极其强悍的好手,据《魏书》卷7《孝文帝纪》载:“少而善射,有膂力。年十余岁,能以指弹碎羊膊骨。及射禽兽,莫不随所志毙之。”
- 其他回答
-
古时弓力以斤为单位,“上力挽一百二十斤,过此则为虎力,亦不数出。中力减十之二三,下力及其半。”
考古证实明朝一斤约合今591克。军中标配弓箭合当今60千克,体弱者也用合今30千克弓,强健者能开七十多公斤的强弓,更有高者统称“虎力
- 其他回答
-
古代武将一般开五百石的弓,有厉害的可开八百石。
猜你喜欢内容
-
耿直讨人嫌的上一句是啥
耿直讨人嫌的上一句是啥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顺情说好话,耿直讨人嫌”什么意思
“顺情说好话,耿直讨人嫌”什么意思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顺情说好话耿直讨人嫌上一句
顺情说好话耿直讨人嫌上一句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绕了一圈又绕回来了用什么成语形容
绕了一圈又绕回来了用什么成语形容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研究生入编薪级标准
研究生入编薪级标准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一轮当空是什么意思
一轮当空是什么意思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秋天在草地上,小草后面怎么写
秋天在草地上,小草后面怎么写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源于历史的四字成语
源于历史的四字成语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来源历史的成语
来源历史的成语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一什么枣空词语
一什么枣空词语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