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诗中表现儿童童真童趣的两句是

建筑频道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7 17:21:07

问题描述

诗中表现儿童童真童趣的两句是,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成年人当然可以过六一儿童节。

在这个喧闹复杂的时代,留下一个节日让我怀念一下童真童趣有什么不好呢?人之初,性本善。怀念童年,正是出于人天生的善良呀。老子说的:“为天下溪,常德不离 ,复归于婴儿。”就是说,想要做包容天下的溪谷一般,就要保持好的德行,像婴孩一般纯真自然。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就是说,伟大的人是童心未泯的人。老子是道,孟子是儒,在童真方面,却是儒道合一了。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第一境界是骆驼,是“你应”的状态。第二境界是狮子,是“我要”的状态。第三境界是婴儿,便是“真我”的状态。由此来看,在童真方面,算是中外合一了。儿童节除了“童真”之外,还应该有一份“善良。”在中国古诗词中,我特别喜欢读那些描写儿童诗。在众多描写儿童诗歌当中,我最喜欢两首。其一,白居易的《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其二,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第一首诗写的是“偷”,第二首诗写的是“怠”,这两者举动在成人世界中都是“无礼”的表现,但我们在读两首诗时候,没人会觉得小孩厌恶,反而觉得他们天真可爱。写这两首诗的人,不是小孩,而是大人。正是因为大人们的善良,理解了小孩的童真,所以将“偷”变成了“活泼”,将“怠”变成了“率真”,最终形成一幅美好的诗意图画。“真、善、美”是普世价值中的最高德道标准。这两首诗中,小孩的真,大人的善,合二为一成了情操中的美。这个升华过程,是由大人和小孩共同完成的。因此说,在儿童的世界里,怎么能缺少大人的身影呢。再说直白点,一个心怀童真的人,自然是善良的人。一个善良的人,才能写出如此童真的诗歌。抛开“童真”与“包容”不谈,我们回到儿童节的本质。国际儿童节的来源,是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这个节日的起源是悼念儿童,作用却是警示大人。丧钟为谁而鸣?为活人而鸣。儿童节为谁而过,为大人而过。因为那些制造惨案、死难、虐杀、毒杀的人,不是儿童,正是大人。在儿童节中,怀一份童真,多一份包容,添一份敬策,这便是这个节日正真意义,何必纠结主角是大人还是小孩呢?最后写一副对联,祝大家六一快乐。上联:怀三分稚气何妨?李耳言:为天下溪,复归于婴儿态。下联:存一点素意正可。孟轲曰:作大人者,当不失赤子心。个人公众号:小方说历史(xfsls1990)

其他回答

描写童真童趣的古诗

1、采白莲:“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唐·白居易《池上》)

2、呼牛归:“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唐·丘为《泛耶溪》)

3、不识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唐·李白《古朗月行》)

4、解方言:“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

5、摘扁豆:“古巷少人行,新月弯弯瘦,藤萝满墙头,儿童摘扁豆。”(佚名)

6、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唐·骆宾王《咏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