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中性焰氧化焰碳化焰区别

网络经济分析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7 12:32:20

问题描述

中性焰氧化焰碳化焰区别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中性焰、氧化焰和碳化焰是气焊中调节氧气和乙炔气体混合比例得到的三种不同性质的火焰。

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氧气和乙炔的比例、火焰的性质、适用于焊接的材料以及焊接过程中的特点。

1. 中性焰:当氧气与乙炔的比例在1.1~1.2之间时,燃烧形成的火焰称为中性焰。中性焰的焰心呈尖锥形,明亮且轮廓清楚。它的温度较高,可达3100~3150°C。中性焰适用于焊接不锈钢、耐磨合金等材料,可以获得良好的焊接效果。

2. 氧化焰:当氧气与乙炔的比例大于1.2时,燃烧形成的火焰称为氧化焰。氧化焰的焰心呈淡紫蓝色,轮廓不明显;外焰呈蓝色,火焰挺直,燃烧时发出急剧的嘶嘶声。氧化焰的温度可达3100~3400°C。由于氧化焰具有氧化性,所以在焊接一般碳钢时,可能会导致熔化金属的氧化和合金元素的烧损,降低焊接质量。

3. 碳化焰:当氧气与乙炔的比例小于1.1时,燃烧形成的火焰称为碳化焰。碳化焰的焰心呈蓝色,火焰较短且轮廓不明显。碳化焰适用于焊接碳钢、低合金钢等材料,可以提高焊缝的含碳量,从而提高焊缝金属的强度。总之,中性焰、氧化焰和碳化焰的主要区别在于氧气与乙炔的比例、火焰的性质、适用于焊接的材料以及焊接过程中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所焊接材料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火焰类型以获得良好的焊接效果。

其他回答

区别在于各自O₂/C₂H₂的比值不同。

1、中性焰:当O₂/C₂H₂ = 1~1.2时,燃烧所形成的火焰。焰心是由未经燃烧的氧气和乙炔组成。

2、氧化焰:当O₂/C₂H₂ > 1.2时,燃烧所形成的火焰。火焰中有过量的氧,在焰心外面形成一个有氧化性的富氧区。焰心短而尖,呈青白色。焰心外是稍带紫色的外焰,比正常外焰短,火焰挺直。

3、碳化焰:当O₂/C₂H₂ < 1时,燃烧所形成的火焰。氧气不足以使乙炔完全燃烧,过量的乙炔分解为碳和氢。碳会渗到熔池中造成焊缝增碳,故称碳化焰。碳化焰具有较强的还原作用。

其他回答

中性焰是指在一定的氧乙炔比(氧与乙炔气体体积的比值)下燃烧所形成的火焰,其焰心、内焰、外焰的温度分别为1300℃、1600℃、2300℃左右。中性焰的火焰结构稳定,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焊接、切割等领域。

氧化焰是指在氧乙炔比大于1.2的情况下燃烧所形成的火焰,其焰心、内焰、外焰的温度分别为1500℃、2300℃、2800℃左右。氧化焰的火焰氧化性较强,可以用于熔炼、焊接、切割等领域。

碳化焰是指在氧乙炔比小于1.1的情况下燃烧所形成的火焰,其焰心、内焰、外焰的温度分别为1700℃、2100℃、2700℃左右。碳化焰的火焰碳化性较强,可以用于铸铁、铸铜等领域。

总的来说,中性焰、氧化焰、碳化焰的区别主要在于氧乙炔比的不同,从而导致火焰温度、氧化性、碳化性等方面的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火焰类型。

其他回答

中性焰是氧气和乙炔的比例均匀,适合一般焊接。氧化焰氧气比例增加,适合氧化性材料。碳化焰乙炔比例增加,适合高碳钢。它们在焊接过程中所用的气体比例和适用的材料上有所不同。

其他回答

中性焰、氧化焰和碳化焰是三种不同的焊接火焰,它们之间有一些区别。首先,中性焰是焊接时被加热的金属和填充焊料在电弧高温作用下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的结果。在焊接过程中,中性焰既不发生氧化反应也不发生还原反应,因此其火焰中没有氧化剂和还原剂。中性焰的火焰温度适中,适用于大多数金属的焊接。其次,氧化焰是在焊接过程中,如果使用了过多的氧化剂,就会形成氧化焰。由于氧化焰具有很高的温度,因此它可以用于焊接高熔点的金属材料。但是,如果过度使用氧化焰,可能会导致金属氧化和焊缝脆化等问题。最后,碳化焰是在焊接过程中,如果使用了过多的还原剂,就会形成碳化焰。由于碳化焰的火焰温度较低,因此它适用于焊接低熔点的金属材料。但是,如果过度使用碳化焰,可能会导致金属脆化和焊缝强度降低等问题。综上所述,中性焰、氧化焰和碳化焰是三种不同的焊接火焰,它们在焊接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和适用范围。在选择使用哪种火焰时,需要根据被焊接金属的性质、焊接材料的要求以及具体的焊接条件来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