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关联方交易审计关联方交易审计的重点

教育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关联方交易审计是确保财务报告准确性和透明度的重要环节。本文将详细介绍关联方交易审计的重点,以帮助审计师高效识别并评估相关风险。首先,识别关联方是审计工作的起点。注册会计师需在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和制定审计计划时,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全面了解,通过以下步骤确定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存在:

1. 审查以前年度审计工作底稿,确定已知或潜在的关联方及其交易情况。

关联方交易审计关联方交易审计的重点

2. 了解被审计单位识别和处理关联方及其交易的程序。

3. 查阅主要投资者、关键管理人员名单,评估他们与企业的交易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4. 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会议记录识别控制、共同控制或对被审计单位实施重大影响的关联方。

5. 询问前任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效率,同时审核询问结果的准确性。

6. 审核会计期间的重大投资业务或债务重组业务,确认交易性质是否构成新的关联方关系。

7. 审核所得税申报资料,识别是否存在异常利润转移的关联方交易。

接下来,审计师需识别关联方交易。判断标准不在于金额,而是会计上的风险和报酬转移情况。审计师应实施以下程序:

1. 查阅股东大会、董事会会议记录,了解重大交易详情。

2. 询问有关当局关于交易的具体情况。

3. 审阅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说明书,了解其交易性质和范围。

4. 检查是否存在未进行会计处理的交易。

5. 审阅会计记录中数额较大的异常或不常发生的交易。

6. 检查存款、借款询证函,识别潜在的担保问题。

随后,审计师应对被审计单位的关联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确保其有效运行。测试内容包括:

关联方交易审计关联方交易审计的重点

1. 了解并描述关联方交易内部控制流程。

2. 确定已授权或拟授权的关联方交易。

3. 抽样检查关联方交易的原始凭证。

4. 检查董事会和关键管理人员提供的资料,确保关联方交易的完整性。

5. 审查购销、租赁、资金借贷等业务的会计记录。

6. 评估关键管理人员的报酬金额和方式是否合理。

7. 评价关联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根据测试结果调整实质性测试的范围。

实质性测试阶段,审计师应:

1. 审查购销活动、劳务支出、租赁业务的交易价格公平性,以及相关凭证的完整性。

2. 审核资金往来的合同、文件,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债权、债务真实、完整。

3. 检查担保、抵押协议,确认担保抵押品的存在。

4. 审查研究开发项目及其转移价格是否偏离真实价格。

5. 评估会计报表附注中关联方交易的披露是否充分、完整。

在确认关联方交易后,审计师还需检查重大交易的合规性,包括:

1. 与关联方询证交易条件和金额。

关联方交易审计关联方交易审计的重点

2. 检查关联方持有的证据。

3. 向相关业务人员核实问题。

4. 评估关联方的偿债能力。

最后,审计师需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索取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声明书,明确各自的责任。在综合审计结果后,形成相应的审计意见,包括无保留、保留、拒绝或否定意见。通过这些详细步骤,审计师能够确保关联方交易的透明度,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的信息。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