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接受捐赠资产《企业会计制度》中接受捐赠资产的规定

教育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会计处理在《企业会计制度》中有明确的规定。按照制度,企业接受的捐赠资产按照税法确定的入账价值,应通过"待转资产价值"科目进行核算。此科目下设"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和"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两个明细科目。

接受捐赠资产《企业会计制度》中接受捐赠资产的规定

针对接受货币性资产捐赠,企业应按照实际取得的金额,借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而对于非货币性资产捐赠,企业需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确定入账价值,借记"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涉及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时,按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接受捐赠资产的入账价值,贷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企业还需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记录因接受捐赠资产支付或应付的金额。

企业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需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上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以及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当期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待转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部分。同时,企业应借记"待转资产价值"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其差额进行调整。

对于接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若其弥补亏损后数额较大,经批准可在不超过5年内分期平均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计交所得税的,企业应按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待转捐赠非货币性价值部分,借记"待转资产价值"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综上所述,接受捐赠资产的会计处理通过"待转资产价值"科目进行,最终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会计制度在处理接受资产捐赠的价值时,虽然与税法存在差异,但已充分考虑了与税法协调的问题,并明确规定了需进行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方法。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