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什么是会计检查?

会计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会计检查的理解

会计检查,通俗而言,就是查账的过程。它是实现会计监督职能的核心手段。此过程确保国家财经法规、政策、制度的严格执行,保障单位财产、资金的安全、完整及合理使用,有助于加强经营管理,提升经济效益。

会计检查的基本方法

1. 核对法:对会计资料如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记账凭证与会计账簿、会计账簿与会计报表进行细致核对,确保核算的准确性。

什么是会计检查?

2. 审阅法:检查相关的会计事项,对其合理性和合法性作出判断。

3. 分析法:综合比较会计资料,分析数据间的内在联系,准确定位问题所在。

按检查顺序和范围的分类

1. 顺查与逆查

顺查:按照会计核算程序,从会计凭证到会计账簿再到会计报表逐一检查。

逆查:从会计报表反向追溯至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

2. 详查与抽查

什么是会计检查?

详查:对会计资料进行详尽的检查核对。

抽查:仅对特定的专门事项进行检查。

3. 全面检查与局部检查

全面检查:对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普遍的检查。

局部检查:仅针对某些特定的局部方面进行检查。

按所涉及的会计资料分类

1. 审查会计凭证:检查会计凭证的编制依据,确认其真实性、合法性及手续的完备性。

2. 审查账簿:核实账簿的记载是否符合规定,内容是否真实完整。

什么是会计检查?

3. 审查报表:审查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规定,内容是否准确,业务是否符合政策规定。

按检查的期限分类

1. 定期检查: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检查。

2. 非定期检查:不固定的、随机的检查。

通过上述的分类和方法,会计检查得以有效进行,为单位的经济活动提供有力的监督保障,确保财经秩序的正常运行。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