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清朝海军有多少军舰

安徽公务员招考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12-01 02:56:08

问题描述

清朝海军有多少军舰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一、主战舰队

定远舰铁甲战舰,7355吨,(比现在中国海军的军舰还大)6000马力,火炮22门,330兵员,1882年服役。海军提督丁汝昌率残舰投降于刘公岛。

镇远舰钢甲战舰,7355吨,6000马力,火炮22门,330兵员,1882年服役。海军提督丁汝昌率残舰投降于刘公岛。

经远舰铁甲战舰,2900吨,3000马力,火炮14门,202兵员,1887年服役。管带林永升,甲午海战沉于黄海。

来远舰铁甲战舰,2900吨,5000马力,火炮14门,202兵员,1887年服役。甲午海战沉于威海卫。

二、巡洋舰队

致远号巡洋舰,2300吨,5500马力,火炮23门,202兵员,1886年服役。管带邓世昌,甲午海战沉于黄海。

靖远号巡洋舰,3200吨,5500马力,火炮23门,202兵员,1886年服役。甲午海战沉于刘公岛外。

济远号巡洋舰,2300吨,5500马力,火炮23门,203兵员,1883年服役。甲午海战护送英商运兵船,管带方伯谦悬白旗逃回旅顺,撞沉扬威号,后投降于刘公岛。

怀远号巡洋舰,2200吨,1500马力,火炮11门,130兵员,1881年服役。甲午海战海军提督丁汝昌率残舰投降于刘公岛。

平远号巡洋舰,2200吨,1500马力,火炮11门,130兵员,1881年服役。甲午海战海军提督丁汝昌率残舰投降于刘公岛。

超勇号巡洋舰,1350吨,2400马力,火炮18门,130兵员,1881年服役。甲午海战沉于黄海。

扬威号巡洋舰,1350吨,2400马力,火炮18门,130兵员,1881年服役。甲午海战时先已搁浅,后被济远号撞沉于黄海。

三、炮艇部队

镇东号炮艇,440吨,火炮5门,兵员55人,1879年服役。海军提督丁汝昌率残舰投降于刘公岛。

镇西号炮艇,440吨,火炮5门,兵员55人,1879年服役。被日本俘获于刘公岛外。

镇北号炮艇,440吨,火炮5门,兵员55人,1879年服役。被日本俘获于刘公岛外。

镇南号炮艇,440吨,火炮5门,兵员55人,1879年服役。海军提督丁汝昌率残舰投降于刘公岛。

镇中号炮艇,440吨,火炮5门,兵员55人,1881年服役。海军提督丁汝昌率残舰投降于刘公岛。

镇边号炮艇,440吨,火炮5门,兵员55人,1879年服役。被日本俘获于刘公岛外。

四、练习舰

康济号炮艇,1370吨,火炮1门,兵员124人,1881年服役。被日本俘获于刘公岛外。

威远号炮艇,1370吨,火炮2门,兵员124人,1877年服役。甲午海战沉于威海卫。

五、补给舰

泰艾号炮艇,1258吨,火炮5门,兵员180人,1876年服役。

镇海号炮艇,950吨,火炮5门,兵员100人,1871年服役。

操江号炮艇,950吨,火炮5门,兵员91人,1865年服役。

被日本俘获于丰岛。

湄云号炮艇,578吨,火炮4门,兵员70人,1869年服役。被日本俘获于刘公岛外。

六、水雷舰

福龙号水雷艇,108吨。被日本俘获于刘公岛外。

捷顺号水雷艇,108吨。被日本俘获于大连湾。

左队一号水雷艇,108吨。被日本俘获于刘公岛外。

左队二号水雷艇,108吨。甲午海战沉于旅顺口。

左队三号水雷艇,108吨。被日本俘获于刘公岛外。

右队一号水雷艇,108吨。

右队二号水雷艇,108吨。

右队三号水雷艇,108吨。

七、广东水师

广甲号 甲午海战临阵逃跑,误撞礁石,后被日军水雷击中,沉于黄海。

广丙号 甲午海战护送英商运兵船,后投降于黄海。

广乙号 甲午海战投降于黄海

其他回答

清朝有四大海军舰队,分别是北洋水师、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

1、北洋水师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

北洋水师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

舰队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采用当年《美国海军年鉴》排名,前八名分别为: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奥斯曼土耳其、意大利、美国)。后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落后日本。

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它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福建水师

福建水师又称福建海军。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阿思本-李泰国舰队因指挥权问题故不在其列),由福州船政局节制。同时也是当时装备国产化程度最高的一支近代化舰队。

1884年中法战争之前,规模,实力均为国内之首。驻防福建沿海,主要舰船由船政工厂自制,因此又称船政水师。

1909年,清政府将福建水师与广东水师、北洋水师、福建水师以及南洋水师,合并重编为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独立的福建水师就此解散。

3、广东水师

广东水师,也叫广东海军,清朝末期部署于南海区域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直接建立在旧绿营水师编制的基础之上,长官为广东水师提督,受两广总督节制,主要基地设在广州黄埔。

广东海军的特点是成立时间早,舰船数量多,种类繁杂,规模小。但仍是装备近代化舰船。甲午海战前,广东海军的旗舰是广甲号无防护巡洋舰。

宣统元年,广东水师与北洋水师、福建水师、南洋水师一起编为远洋舰队和长江舰队,广东水师作为一支独立编制的存在宣告终结。

4、南洋水师

南洋水师,又称南洋海军,或称南洋舰队,职责主要负责江浙一带的海防事务,由1875年新升任的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沈葆祯受命开始在经营福建船政的同时筹办南洋海防。

1884年初具规模,至甲午战争前,实力仅次于北洋海军。

1888年,正式成军。在1909年南北洋海军合并后,作为独立舰队的存在正式消失。

其他回答

清朝海军有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等,共有大小军舰89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