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高考12个志愿有什么区别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高考志愿填报时,考生可以选择填报多个志愿,通常为12个。这12个志愿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代表的不同院校和专业组合。具体来说:
录取优先级不同:在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下,考生填报的志愿是有顺序的,录取时会按照志愿的顺序进行检索,一旦满足某个志愿的录取条件,就会被该志愿的院校录取,后续的志愿将不再起作用。
院校层次和专业选择范围不同:不同的志愿可以填报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院校,包括985、211高校、普通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等。同时,每个志愿下还可以选择不同的专业组合,包括热门专业和相对冷门的专业。
地域偏好不同:考生可以通过填报不同地域的院校志愿,表达自己对地域的偏好,比如更倾向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
录取分数线不同:不同院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不同,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预估,合理选择志愿,以提高被录取的机会。
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不同:不同的专业和院校毕业后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可能存在差异,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可以考虑这些因素。
总之,高考12个志愿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院校层次、专业选择、地域偏好、录取分数线以及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合理选择和安排这12个志愿
- 其他回答
-
高考中的 12 个志愿主要有以下区别:
1.录取顺序:志愿填报通常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检索和录取。一般来说,先检索第一志愿,如果第一志愿未被录取,再检索第二志愿,以此类推。
2.录取概率:靠前的志愿录取概率相对较高。因为高校在录取时,首先会考虑报考该校为第一志愿的考生。
3.学校和专业选择:每个志愿都可以选择不同的学校和专业组合,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4.竞争程度:热门学校和专业在第一志愿可能竞争激烈,而在后续志愿中竞争相对较小。
5.保底作用:较靠后的志愿通常被用作保底,以确保考生在前面志愿未被录取的情况下,仍有机会被相对可接受的学校和专业录取。
总之,12 个志愿给予考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和录取机会,考生应根据自身成绩、兴趣、职业规划以及学校和专业的历年录取情况等因素,合理安排志愿的顺序和选择。
猜你喜欢内容
-
总课程表统计个人课时怎么算
总课程表统计个人课时怎么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辅警35岁后必须离职吗
辅警35岁后必须离职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公务员放弃考试就可以退费吗
公务员放弃考试就可以退费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公务员考试审核通过了可以放弃不
公务员考试审核通过了可以放弃不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公务员笔试入围可以放弃吗
公务员笔试入围可以放弃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公务员考试如何放弃资格复审
公务员考试如何放弃资格复审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考公务员哪个环节可以放弃
考公务员哪个环节可以放弃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一家小区的纹绣店说说
一家小区的纹绣店说说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怎样登录
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怎样登录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如何查看消防鉴定站报名人数
如何查看消防鉴定站报名人数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