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遇到压力就退缩,回避他人又自我挫败,是什么心理

公务员申论行测备考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6-21 09:34:23

问题描述

遇到压力就退缩,回避他人又自我挫败,是什么心理希望能解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王金现 压缩行为 压缩男,就是遇到压力的时候,表现出退缩的行为模式。

具体讲,他退缩的方式可表现在对待自我和对待他人两个方面。在对待自己方面,用的是自我挫败方式。比如,为自己制订难以实现的工作目标,苛求自己努力上进,却无能为力。陷入到对自己不满意的糟糕感觉之中。在跟人交往中,则是典型的人际退缩。总觉得他人会对自己有过度的要求;总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不能胜任。内心充满愤怒,用对抗的方式来逃避跟人交往。原因分析 这种退缩方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在高期待、少关爱的成长环境中,形成了高度发达的超我,苛刻地对待自己,在倍感无助和疲惫的心境下,内心充斥着恐惧和愤怒,于是形成退缩的模式。仔细观察会发现,他总是呈现矛盾、纠结、冲突的特点。比如说,追求完美,苛求上进,却经常沉溺于游戏或色情之中;不满意自己的工作,却无力改变什么;不敢跟人交往,却幻想自己将来某一天成就非凡而能引人注目。等等。这种冲突,其实就是内在本我志超我的对抗。本我的愿望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超我的压力。尽管理智上,他对自己的苛求是强大的,但潜在的本我愿望,想要成为真实的自己的愿望,在暗地里一直进行着“地下”工作。所以,他表现出来的部分,跟自己头脑中要求的部分,总是呈现对立或冲突的样貌。这种冲突,表达着复杂的内在渴望。是两对矛盾的渴望,一方面是想要跟父母连接获得被爱的愿望;另一方面又想要成为独立的自己的愿望。换句话说,他的压缩行为,是跟父母连接的一种方式;也是想要争取独立成为自己的一种方式。心理疗愈 没有哪个生命能,在生命初期,是可以不依赖父母的。也没有哪对父母天生就是完美的。况且,外在环境的限制,无可避免。所以,结论就是,没有人在生命初期,没有任何心理创伤。心理发展的过程,其实是不断被疗愈的过程。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压缩男没有长久地停留在对父母的失望与怨恨上。虽然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引导他表达了自己的失望与哀怨。但他马上就把关注点转移到如何疗愈自己方面。这是跟父母分离的良好表现。不再用怨恨的方式粘连着父母。成为独立的自己,那就要担负起成长的责任。所以,一手接纳,一手拒绝的姿势,最能够让他跟自己的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分离。而跟母亲的分离,是在心理咨询的关系的支持下进行的。也就是说,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扮演着陪伴支持他的角色。就像离开妈妈怀抱的孩子,需要有人扶着走一段路程。毕竟,跟母亲的分离,要伴随很大的无意识的失落和恐惧的。但,这个过程,他走过得比较好。因为,他跟咨询师之间建立了较好的信任关系。因此,发生疗愈的因素,可以总结为三个部分。一是压缩男想要脱离痛苦获得成长的强大愿望和动力;

二是母亲对他的爱的部分。其实任何高期待的背后,都有强烈的爱,虽然压缩男接受不到。而一旦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让压缩男感受到这爱的部分,就会形成另外一种支持。三是心理咨询师的陪伴支持。咨询师即像一根拐杖;又像婴儿独自睡觉时抱着的毛毛熊;还是他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