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资治通鉴的体例和价值

一级建造师培训专家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6-21 08:01:20

问题描述

资治通鉴的体例和价值希望能解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其中以汉朝到唐朝的事件占据了很大版面,不愧是灿烂的汉唐文化。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三百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有人评价其:“一部经典,一生珍藏,《资治通鉴》是一面从不沾染灰尘的镜子,帝王公侯从中看到兴衰荣辱,良臣名将懂得成败得失,儒林士子找到人生方向……一卷在手,窥探千年历史浮沉。”其地位和价值非同一般。

其他回答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

《资治通鉴》在科技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有记载。在科技方面记载最多的就是历代的历法,其他如天文学,地理学,土木建筑水利工程也有反映。对于军事的记载也很突出,对战争的描述都比较生动,凡是重大的战役对战争的起因过程及其影响都有详细的记载,比如著名的赤壁之战都是杰出的例证。

其他回答

《资治通鉴》的体裁是编年体通史,特点是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 《资治通鉴》在我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价值。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司马光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

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