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古代称医术的雅称

咕噜英语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6-11 18:48:18

问题描述

古代称医术的雅称,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一是杏林:三国时,吴国有个叫董奉的有名医生,据说他有起死回生的医技,曾救人无数,同时董奉给人治好了病,从不收酬礼,因此人们对他十分敬重。为了答谢董奉,经他治愈的重病人,在他家附近种五株杏树,轻病人就栽一棵。数年之后,这地方蔚然出现了一片杏林。从此“杏林”就成了医学的象征,人们在赞扬中医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时,往往给医生赠送“杏林春满”或“誉满杏林”的锦旗。

二是悬壶:《汉书 费长房传》中记载:古代有一位管理街市的小官叫费长房。一天他看见街市一家行医卖药的老店铺,店中有位治病的老翁,其本领神奇,前来看病求医者不少。店铺大门一侧悬挂了一只大葫芦,白天卖药,晚上这位老翁就跳入壶中。费长房心想这位老翁一定非凡,于是百般接近他,希望能学得一些医术。后来老者传授给他不少治病方法,费长房便以老者为榜样,悬壶行医济世。日后郎中行医常腰悬葫芦,或在诊所门前高挂葫芦,有些中药店也常以葫芦作为标记。

三是岐黄:黄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关于治病,黄帝常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形式写成《黄帝内经》。其文简而意博,其理深奥有趣,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学文献。后世因此称中医学为岐黄之术,岐黄也被视为医家之祖。我在参事中医药历史文化工作时,查问过有关资料,《黄帝内经》成书时间约在战国时期,是托名于黄帝、岐伯而作,它汇集了古代医务人员和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故古代医学也称为歧黄之术。

四是青囊:明代沈绎有诗曰:“白发至亲唯最审,青囊传业有儿孙。”这青囊是指药囊。据史书记载:三国时名医华佗,在被曹操杀害之前,曾将一个装满医书的青囊送给看守他的狱吏,以谢其酒食供奉的厚意。华佗死后,狱吏老婆害怕受连累,就拿出事囊袋中的医书用火焚烧,幸得狱吏及时抢救为,才使青囊是的一部分医书得以保存下来,让华佗一些医术流传于世,故后世也称医术为“青囊

其他回答

答在中国古代,医术又被称为“仁术”。“仁术”一词,最早出自战国时的《孟子·梁惠王上》:“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原本在孟子那里,是用来指称施行仁爱之道的方法和路径。孟子说,君子对待禽兽,看见它们活着就不忍让它们死去,听见它们的惨叫就不忍吃它们的肉。孟子的意思是:对待禽兽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