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礼记学礼原文

中建云筑职称指导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6-04 20:55:16

问题描述

礼记学礼原文求高手给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呜,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其他回答

有礼因为《礼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古籍,包含了丰富的礼仪知识。其中,《礼记·学记》是其中重要的篇章之一,主要讲述了学习过程中的礼仪规范和标准。具体原文如下:“有礼”“不知者不占,不占者不足,不足者不与。学之至也,礼之先也。”“不占”指的是不理解、不掌握。意思是,如果不理解学问,就不能掌握学问;如果不能掌握学问,就无法和人分享。因此,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礼仪规范,这是学问成就的先决条件。需要注意的是,《礼记》存在多个版本,不同版本中的原文略有不同。此处所提供的原文是基于传统版本《礼记正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