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古人的自谦雅称

知书达理爱学习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12 11:23:13

问题描述

古人的自谦雅称,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一、用某些名词来代替代词“我”,这些在翻译时都可以直接翻译为“我”。

1.用自己的姓或名表示谦下。

2. 用“臣、仆、某、小人”自称,表示谦下。

3. 妇女往往用“妾、婢、奴、奴婢”等表示谦下。

4. 君主常用“寡人(寡德之人)、不毂(不善之人)、孤(孤独之人)”表示谦下。

二、用某些词语称呼与自己有关的人物,现代汉语中大多都没有对应的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灵活翻译。

1. 用形容词来修饰,以示谦下,常见的有:愚:愚兄、愚弟(这两个“愚”都表示“我”)、愚见、愚意(这两个“愚”均可译为“我的”)。敝:敝国、敝邑(“敝”相当于“我的”)。贱:贱体、贱躯、贱息(在国君皇帝面前称自己的儿子)、贱内(称自己的妻子)。“贱”相当于“我的”,也可以直接翻译。小:小女、小儿。微:微臣。卑:卑职。

2. 用动词来修饰,以行为来表示谦下,常见的有:窃:窃思、窃念、窃闻。(“窃”可译为“私下、私自”。)伏:伏惟(趴在地上想,在下对上或晚辈对长辈陈述想法时用)、伏闻。这两种情况找不到对应的词来翻译,可以根据语境灵活掌握。

3. 用名词来修饰,以示谦下。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的兄长用“家”,“家父、家君、家尊、家严”都可用于称自己的父亲;“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是称自己的哥哥。在别人面前称呼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亲属用“舍”,“舍弟”就是自己的弟弟,“舍侄”就是自己的侄辈。“家”“舍”都可译成“我的”。

其他回答

1)鄙人:“鄙人”本意指居于郊野之人。后古人用来谦称自己,表示地位不高,见识浅陋。

2)臣:古人对自己的谦称。“臣”表示自谦,多有君臣关系在内,后来也完全表示谦称。

3)仆:旧时男子自称谦词。仆即奴仆,下对上、幼对长自称奴仆,借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4)小可:宋元间人自称谦词。

5)小子:旧时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自称的谦词。

6)小生:旧时晚辈对尊长称自己的谦词。

7)晚生:旧时男人对前辈称己的谦词。

8)不才:旧时男子自谦词。不才即没有才能,故借以自称,以示谦恭。

9)不肖:旧时男子自谦词。不肖原指子不似其父那样贤能,故男子在其父母死后多借以自称,表示谦恭。

10)不敏:古人称自己不聪明、不敏捷,故自谦“不敏”。

11)晚生、后学、晚侍:年轻人在年长者面前的谦称。

12)在下:古时坐席,尊长在上座,所以自称在下。

13)妾: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妾是旧时正妻之外的小妻、侧室、偏房在家庭中地位极低,故妇女借以自称,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14)奴、奴家: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奴即表示不自由,为人役使的仆役,故借以自称,表示对对方的敬重。有时男子亦以之为谦称。

15)未亡人:寡妇的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