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律诗的押韵

一心备考教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12 07:22:09

问题描述

律诗的押韵求高手给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偶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

例如: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第一二四句押韵。又如: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关于首句押韵与否的平仄规律请参照【平仄简表】④只押平声韵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以近体诗的体例假如押仄声字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遵守这一规则。记忆中也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反例,所以这里就不另举例。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古诗(古风)允许中途换韵,但近体诗不允许这样。首句押韵可借邻韵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比如《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酒渴爱江清,余甘漱晚汀。软沙倚坐稳,冷石醉眠醒。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数杯君不见,都已遣沈冥。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

其他回答

第一,一律以平声押韵(即平水韵中上平声和下平声的韵部)。

第二,不论五绝、五律、五排,七绝、七律、七排,都必须只用平水韵中的一个韵部,一韵到底,不得半途换成别的韵部。

第三,不论五言、七言,都是双句入韵,单句不入韵。但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七言诗首句入韵的较多,五言的较少。

第四,押韵句的尾字用平声,不押韵的必须用仄声。

其他回答

1.押韵的位置,律诗押韵的位置在每一个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称脚,故韵又可以称为韵脚。律诗的首句可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2.押平声韵。在律诗形成的过程中,不逐渐抛弃了仄声韵,只押平声韵,而且不分阴平阳平。

3.一韵到底,律诗是不能中途换韵的,一首律诗只能押一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