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听人家经常说什么“扣高帽“但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指什么呀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扣高帽也叫戴高帽,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抬高别人,不管是故意的还是实在的。
什么叫“戴高帽”?此典故源于何处? 戴高帽不知始于何时?《北史·熊安生传》谓:“宗道晖好著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仰头举肘,拜于屐上。自言学士比三公。”清代乾隆年间学者翟灏撰《通俗篇》卷25“服饰”类“好戴高帽”条,引述此条史料后,加按语曰:“今谓虚自张大,冀人誉己者,曰好戴高帽子,盖因乎此。”按翟灏的说法,好戴高帽的陋习,典出北魏时。因为宗道晖是北魏时的一个自我感觉极好,行为方式有些怪异的儒士,他戴的高翅帽,特别是他穿的一双很大的鞋子,使他在北方声名远播。此说能否成立?有待进一步考证。值得注意的是,从翟灏的按语来看,乾隆年间就有“好戴高帽子”的说法,喜欢别人吹捧自己。当然,这并非说,好戴高帽子这种陋习,从乾隆时才开始。管窥所及,有文献可查的,至迟在明中叶,这种陋习已在社会上普遍漫延开来。好戴高帽子陋习产生的前提,是以高帽为尊荣社会心理的普遍化。明朝初年,官员“乌纱矮冠”,并不以高帽为荣。但到明中叶,则风气大变。如正德时兵部尚书王敞,“纱帽作高顶,靴作高底,舆用高杠,人呼为‘三高先生’”。(《客座赘语》卷一)。可见乌纱帽由矮变高了,高帽子吃香。封建社会是官本位社会。既然手中大权在握的官老爷以戴高帽为尊荣,社会风气必然随之一变。 喜欢别人给自己戴高帽子,以及喜欢替别人戴高帽子,实在是国人的劣根性。小民百姓的互相抬举,虽亦无聊,但毕竟处于无权地位,影响所及,不过家院之内,村庄之上,无伤大雅。官员们,包括其最高领导核心皇帝老儿,及其御用文人,戴起高帽来,则影响大矣!远的不说,明清两朝皇帝死后,不知道给他们头上戴了多少高帽!以明成祖朱棣来说,成了“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朱棣与其父朱元璋对着干,从其侄朱允火文手中夺权,实属谋反,杀了很多人,并株连九族,大搞“瓜蔓抄”,仁在何处?孝在哪里?晚清慈禧太后,恶名昭著,她的尊号居然是长长一大串,甚至有马屁精上疏,建议把“万寿无疆”四个大字也放到尊号里去,简直肉麻之至。 好戴高帽之风,古虽有之,于今为烈。“文革”去今未远,人们记忆犹新,在神化个人时期,多少高帽每日满天飞舞?而今又安在哉! 时下正值社会转型期,世风浮躁,乱戴高帽,司空见惯。眼前即有颇典型一例:某社科院出版了一套该院学术委员文库,上海某报居然吹嘘这套书是“黄钟大吕,发达九地,宏篇巨著,其可不传”。在“官大学问大”的歪风下,我看这套文库没有一部能当得上“黄钟大吕”、“宏篇巨著”,不是“其可不传”,而是可传者甚少。该委员中某人对考古学一窍不通,只是曾任该所党委书记,也被该报戴上“考古学家”的高帽,简直不值一哂。 戴帽需量头而戴。不合尺寸的高帽,越高越玄,别说大风,一阵小风,足可吹落。愿国人早日走出戴高帽的历史风洞!幸甚,幸甚。
猜你喜欢内容
-
总课程表统计个人课时怎么算
总课程表统计个人课时怎么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辅警35岁后必须离职吗
辅警35岁后必须离职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公务员放弃考试就可以退费吗
公务员放弃考试就可以退费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公务员考试审核通过了可以放弃不
公务员考试审核通过了可以放弃不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公务员笔试入围可以放弃吗
公务员笔试入围可以放弃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公务员考试如何放弃资格复审
公务员考试如何放弃资格复审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考公务员哪个环节可以放弃
考公务员哪个环节可以放弃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一家小区的纹绣店说说
一家小区的纹绣店说说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怎样登录
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怎样登录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如何查看消防鉴定站报名人数
如何查看消防鉴定站报名人数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