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蚌鹬相持故事来源是什么

师时代学习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3-07 14:41:43

问题描述

蚌鹬相持的成语解释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故事来源:

战国时期赵国准备攻打燕国,燕王派苏代去赵国游说赵王不要战争,讲述一只河蚌在岸上夹住一只鹬鸟的长嘴,双方争执不让,最后被一个渔翁轻易擒住。如果燕赵发生战争,秦国就像渔翁那样轻易吞并燕赵。赵王只好放弃战争的打算。

解释:

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徒使第三者得利。

其他回答

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徒使第三者得利。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翁得而并禽之。”

成语繁体:蜯鷸相持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词性特征: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两者相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鹬蚌相持

反义词:相辅相成

成语例句:〖示例〗天方厌羌,内难屡起,权臣擅事,蚌鹬相持。★宋秦观《边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