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怎样辨别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考研丸子菌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11-06 14:33:31

问题描述

怎样辨别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辨别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第一、先从定义着眼,把握住不同词性的实质名词,表示人或者事物名称的词。“事物”包括几种?一般可分为“抽象事物”“具体事物”所谓“抽象事物”是指看不见、摸不到的事物,如社会、时间等;所谓“具体事物”是指能依靠感官感受到的事物。如桌子,水等。动词,表示人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联系的词。如何区别“动作”和“行为”?简言之,“动作”单一;“行为”是动作的组合。如“看,听,写”表动作,“学习”表行为。“打、杀、抢”表动作,“犯罪”表行为。如何区别发展和变化?发展即事物的扩展进步,如长、前进;变化指事物前后的改变,如“停、灭”等。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概念上较易理解。表形状:方、扁、圆;表性质:好、坏、良;表状态:快、慢、稳。第二、要识记特殊情况或容易忽略的情况1、 名词。人名、地名大家容易分辩,特殊情况有:(1)方位名词:如上、里、外-----(注:不要把“桌上,屋里等方位短语误认为作名词。

(2)时间名词,如上午,明天、晚上(注:不要把十一点误认作数量短语或数量词。)2、动词特殊情况有:(1)能愿动词:能、会、愿(2)趋向动词:来、去、下来......(3)判断动词:是、等于、为......(“不是”属于偏正短语不是作判断动词)(4)表存在的动词:有、存在......3、形容词。形容词中包含了表色彩的词,表味道的词和表性别的词。

(1)表色彩:红、碧绿、亮、暗等。

(2)表味道、嗅觉:香、甜、苦等。

(3)表性别:男、女,雌、雄、公、母等。(注:表颜色的可归入表状态类;表味道和表性别的可归入表性质类。)第三、通过加副词“不”或“很”区别名词、动词、形容词1、名词不受否定副词“不”的限制,动词或形容词(非谓形容词除外。如“男、女”不受“不”否定,而只受“非”否定)一般能受否定副词“不”的限制。如:名词—— 北京 ---(不)北京(ㄨ)动词——打---(不)打(﹀) 形容词——好---(不)好(﹀) 这样就可以把名词从动词、形容词中区分开来。

2、形容词能受副词“很”的限制。动词(表心理活动的除外)一般不受副词“很”的限制。 如:形容词:好 (很)好(对)快 (很)快 (对)动 词:跑 (很)跑(错)吃 (很)吃(错)第四、对于多音多意词,依不同的语境,真正把握词的性质(词类活用) 如:(1)把这把锁锁上。(锁,前者为名词,后者为动词。)(2)这花真美!(花,为名词)花钱不多。 (花,动词)他的眼早就花了。(花,形容词)(3)领导作了重要讲话。(领导,名词)共产党领导我们向前进。(领导,动词)第五、动词后面一般可以带宾语,名词和形容词不能。

其他回答

用最笨的办法来区分。

名词的定义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既然是人或事物的名称,那就去想象一下没有有这个事物。比如,高兴,有这个事物吗?你到市场对卖菜的老太太说,给我称二斤高兴。老太太肯定会说,滚一边去!不说人话!但如果你说:给我称二斤茄子,老太太乐不得滴给你拿菜。

高兴就不是名词,而是形容词,形容词的定义时说明或修饰,限定名词的词。高兴可以说明人的心理状态,但它不是具体的事物,更不是人。而茄子是名词,现实世界有这个东西。

那么怎么判断动词呢,靠想象力,动词不是表示行为动作吗?那就去想象动作就行了。比如:钓鱼,我只说这两个字是无法判断它是动词还是名词的,你就可以把它想象成动词或名词。但要把它放在句子里就好辨认了。

比如:你干嘛呢?我钓鱼呢。这个钓鱼就是动词。表示说话人正在从事的活动。但下句话:我很喜欢钓鱼。这个钓鱼就是名词,因为说话人是在说自己的爱好,这时它就是个抽象名词。

要想真正区分好这些词的区别,最好学习一下句法结构,因为词性是在具体的句子中体现出来的。离开句子就很难判断。一般做主语或宾语时就是名词,做定语的是形容词,做谓语的是动词。

其他回答

根据意思和定义去辨别

1、名词是词类的一种,属于实词。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名词同时也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

2、动词就是一般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汇。

3、形容词是词性的一种,主要用来描写或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或属性,常用作定语,也可作表语、补语或状语。

其他回答

这个区分有两个层次:区分名词和谓词;区分动词和形容词。

动词和形容词有一些共同的语法特点,都可以做谓语,合称为谓词。

1、名词和谓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分:

(1)能否受“不”修饰:名词一般不受副词(如“不”、“很”)修饰。

(2)经常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名词常做主语、宾语、定语。

(3)能否受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修饰。名词前可以加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来修饰限制。

2、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分:

(1)能否受程度副词修饰(除心理动词和助动词以外,动词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2)能否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3)重叠形式:双音节动词重叠一般采用ABAB形式,双音节形容词重叠一般采用AABB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