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贵妃醉酒的典故

财务信息视察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11-06 05:24:58

问题描述

贵妃醉酒的典故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1.贵妃醉酒的典故

唐玄宗先一日与杨贵妃约,命其设宴百花亭,同往赏花饮酒。

至次日,杨贵妃遂先赴百花亭,备齐御筵候驾,孰意迟待移时,唐玄宗车驾竟不至。迟之久,迟之又久。

乃忽报皇帝已幸江妃宫,杨贵妃闻讯,懊恼欲死。杨贵妃性本褊狭善妒,尤媚浪,且妇女于怨望之余,本最易生反应力。

遂使万种情怀,一时竟难排遣,加以酒入愁肠,三杯亦醉,春情顿炽,忍俊不禁。于是竟忘其所以,放浪形骸,频频与高力士、裴力士二太监,作种种醉态,及求欢猥亵状,乃始倦极回宫 719~756年,唐代蒲州永乐人(今陕西省华阴市人)。

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的王妃,唐玄宗见杨玉环的姿色后,欲纳入宫中,着为女道士,号太真。

天宝四年(745)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

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於是,百官竟相仿效。

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 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

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於路祠。安史之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其他回答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典故。因为唐玄宗的妃子杨玉环喜欢喝酒,有一次在宴会上喝醉了,被宰相李林甫指责过度放纵,使得唐玄宗十分生气,最终导致李林甫被赐死。这个典故说明了当时唐朝官场的黑暗和皇帝的异态行为,使得人们对唐玄宗的评价大打折扣。这个典故也被用来描绘女性沉醉在酒精中的美感,受到了文学艺术界的广泛喜爱。

其他回答

唐明皇纵情于声色,派宫中掌握内务的太监高力士到民间征选美女。高力士走遍大江南北,为皇上选中一位美女的女子。名叫江采萍。她不仅品貌端妍,身材苗条。而且才思敏捷,擅长诗文!

唐明皇胜似喜爱,封为梅妃,后来遇见了杨玉环,惊为天人,封为贵妃,一日,唐明皇想起了疏远多日的梅妃,便夜宿梅妃住处,贵妃不知,就在百花亭摆下酒宴,准备与皇上痛饮一夜,久等不来,贵妃意识到皇上的心里还有别的女人,不禁一阵酸楚,无限的哀怨难以排遣,就借酒消愁,渐渐不胜酒力,醉态十足!

其他回答

贵妃醉酒典故相传,杨贵妃邀明皇于百花亭赴宴,奈何贵妃久候明皇不至,而是移驾到西宫与梅妃共度良宵,杨贵妃只好在花前月下闷闷独饮,酒入愁肠后,在花丛之间边饮边舞,婉转娇媚醉态可掬,因此而成为典故。

其他回答

是指唐朝时期,杨贵妃经常饮酒放歌,有一次在梅花雨里饮酒,为寻欢作乐,喝得醉倒。这个典故代表了杨贵妃放荡不羁的性格和她与唐玄宗乐昌宫里的爱情故事。同时,这个典故也被视为唐朝文化中水墨画和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

其他回答

唐代诗人李白巧计令杨贵妃醉酒。李白的聪明才能发挥到了极致,令皇上也没有办法,杨贵妃只能吃哑巴亏,没有什么好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