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破坏臭氧层是人类排放什么造成的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是人类排放的氯氟烃类的化学物质和哈龙类的物质造成的。
臭氧在遇到H,OH,NO,Cl,Br时,就会被催化,加速分解为O₂。氯氟烃之所以被认为是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就是因为它们在太阳辐射下分解出Cl原子和Br原子。
1、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氯氟烃是一种人造化学物质,1930年由美国的杜邦公司投人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氯氟烃大量用作气溶胶、制冷剂、发泡剂、化工溶剂等。
2、另外,哈龙类物质(用于灭火器)、氮氧化物也会造成臭氧层的损耗。而CFCs物质的非同寻常的稳定性使其在大气同温层中很容易聚集起来,其影响将持续一个世纪或更长的时间。在强烈的紫外辐射作用下,它们光解出Cl原子和Br原子,成为破坏臭氧的催化剂(1个氯原子可以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
扩展资料:
臭氧层损耗与“臭氧洞”在大气层的平流层内离地面20~30km的地方是臭氧的集中层带,臭氧层是地球最好的保护伞,它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然而,近20年的科学研究和大气观测发现:每年春季南极大气中的臭氧层一直在变薄,事实上在极地大气层中存在一个臭氧“洞”。
1984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1985年,美国的“雨云—7号”气象卫星测到了这个臭氧洞。以后经过数年的连续观测,进一步得到证实。据NASA报道,NASA的“Nimbus-7”卫星上的总臭氧测定记录数据表明,近年来南极上空的臭氧洞有扩大的趋势。当前,不仅在南极,在北极上空也出现了臭氧减少现象。NASA和欧洲臭氧层联合调查组分别进行的测定都表明了这一点。
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198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签署,为使“《公约》”进一步落实,1987年联合国外长会议又制定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对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提出了削减使用的时间限制。
1999年12月4日在北京召开《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第十一次会议,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会议提出,发展中国家必须于2005年之前将氟氯烃的排放量冻结在1995-1997年的平均数量上,而发达国家已于1996年间基本停止使用这些消耗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猜你喜欢内容
-
阿拉奶粉3段和2段的区别
阿拉奶粉3段和2段的区别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西安未央宫遗址公园坐几路公交到
西安未央宫遗址公园坐几路公交到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安徽理工大学全国排名及王牌专业
安徽理工大学全国排名及王牌专业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安徽理工大学好吗
安徽理工大学好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怎么进去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怎么进去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安徽理工大学好不好
安徽理工大学好不好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上海最好录取的国际高中
上海最好录取的国际高中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兴城温泉哪家好
兴城温泉哪家好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兴城距离海边最近的酒店
兴城距离海边最近的酒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兴城哪家宾馆住宿好
兴城哪家宾馆住宿好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