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苏辙的文章

消防科技资讯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10-31 17:17:19

问题描述

苏辙的文章,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一、析理精微,语言朗畅。

二、论如折薪,贵能破理。

三、论贵圆通,弥缝无隙。

四、明爽骏快,踔厉风发。

苏辙以欧文为学习楷模,尤近六一风神。文风淡泊平和,以稳健见长,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委婉纡徐,有一唱三叹之声。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

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位列执政。哲宗亲政后,因上书谏事而被贬知汝州,连谪数处。

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其他回答

苏辙(公元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之弟,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澈的最出名文章的是《上枢密韩太尉书》

原文(节选):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此文中苏辙提出“文者气之所形”的观点,后世影响巨大,很多人对此感悟“人生三气,赢在和气,败在脾气,成在大气。”

其他回答

1、著有《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84卷,有《四部丛刊》影明活字本。又,《栾城应诏集》1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

2、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号颖滨遗老,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著有《栾城集》。苏辙知识渊博,勤奋好学,著述丰硕。其文受父兄影响颇深,他的散文内容丰富,“汪洋澹泊,深醇温粹”。议论文议古论今,议论纵横指归于时事,不为空言。他的记叙文写得纡徐曲折,绕有情致。更突出的是他发展了韩愈“气盛言宜”的观点,提出了独到的“文气说”,强调生活体验对创作的重要性。其散文以其独特的风貌卓然自成一家。世称“苏文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