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促织第七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关于历史文化的学习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10-27 20:58:23

问题描述

促织第七段文言知识点归纳求高手给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促织》是唐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出自《聊斋志异》。

以下是第七段的文言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

(1)得无教我猎虫所耶:通“毋”,难道。

(2)少间,帘内掷一纸出:通“稍”,稍微。

(3)不意蜿蜒乃尔:通“已”,已经。

(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通“几”,几乎。

词类活用:

(1)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被动词,“被”;译为:莫非是让我到捕虫的地方去吗?

(2)思试之斗以觇之。使动用法,“使……斗”,“使……察看”;译为:想让它试试和别的蟋蟀搏斗以便看看它的实力。

古今异义:

(1)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走:逃跑;今常用义为:走动。

重点实词:

(1)但闻帘外叮当声。但:只;叮当:形容金属、玉器等撞击的声音。

(2)急趋之,折过墙隅。趋:快走;隅:角落。

(3)扑抝堕入水盆中。抝:同“坳”,凹地。

(4)一鸣辄跃去。辄:总是,就。

(5)比至履下,始定为促织。比:到,等到;履:指地。

重点虚词:

(1)但闻帘外叮当声。但:只。

(2)急趋之,折过墙隅。之:代词,代墙隅;之:代词,代促织。

(3)扑抝堕入水盆中。而:连词,表承接。

(4)一鸣辄跃去。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其他回答

《促织》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第七段讲述了成名之子因不小心弄死了促织,畏惧父亲责罚而投井自尽,后化身为促织,被父亲捉住献给皇帝,得到了奖赏。

以下是该段的文言知识点归纳:

- 通假字:

- “被”通“披”,覆盖。

- “裁”通“才”,刚刚。

- 古今异义:

- “两股间脓血流离”中的“股”,古义为大腿,今义为量词。

- 一词多义:

- “顾”:动词,回头看;副词,转折,可是。

- “成顾蟋蟀笼虚”中的“顾”为动词,回头看。

-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中的“顾”为副词,转折,可是。

- 词类活用:

- “自名‘蟹壳青’”中的“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 特殊句式:

-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为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村中好事少年驯养一虫”。

其他回答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

成看鸡斗、表明虫虽劣,但灵巧,为后人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