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在校如何做到不剩饭不剩菜

石油工程知识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10-18 14:55:08

问题描述

在校如何做到不剩饭不剩菜希望能解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我们这代人,看见现在年轻人,特别是青年学生,在饮食挑剔方面,是看不惯的。

究其原因,是社会物质丰富了,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是人的思想发生变化了。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娇生惯养了。整个社会风气也变得让人担忧。。。。

当前的社会矛盾也发生变化,再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这是一个总体趋势。因此从大人开始,不断影响下一代,都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前年,媒体报道,全国就餐桌上浪费的食品价值够全国人民吃半年。于是,就餐出现“光盘行动,“打包””新词。节约粮食的口号出现在学校,餐馆的墙上。

中国传统教育一直得到重视。“锄禾”诗,三岁小孩就会背。勤俭持家,丰不忘歉,是中国人的光荣传统。

50.60.70.年代的人经历过自然灾害和生产力低,物质不丰富的生活,所以,任能发扬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精神。下一代人,在糖水里长大的,根本不知道苦日子是什么滋味。故出现中小学生,大学生,生活费用普遍高涨。不在食堂吃饭,餐馆,商店,是他们的生活依托。既浪费又不利青少年身体健康成长。

改变这现状比较困难。关键在家庭条件。出身贫穷的孩子,在他们身上有很多闪光点,他们知道艰难困苦。出身在富裕家庭的子弟,衣食住行则是令人感慨万分。“富人养娇子”。他有钱,可任性。

孩子是国家未来,是接班人,家庭社会学校用正确思想教育他们健康成长,责无旁贷。俭以养德的思想必须灌输。家长认识到了这问题,就要对孩子严格要求,不能放任。学校当然也要进行艰苦朴素的教育。从小抓起,创业维艰,守成不易啊,我们还有大力宣传袁隆平的精神和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没有他,恐怕我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要教育学生不忘本,具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有抗挫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