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学习审计师有哪些方法

认识期货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学习审计师的方法有因果分析法和果因分析法;窗帘中间拉开式审计法和遵循性审计法;解剖麻雀审计法和高屋建瓴审计法;思维创新审计法和否定之否定审计法。

学习审计师有哪些方法

1.因果分析法与果因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是从事件的起因查起,最终查出所对应的结果。果因分析法则正好相反,是从事件所产生的结果查起,最终透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果分析法的优点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审计内容较为全面,不足之处是审计所需时间较长,技术难度较大。果因分析法的优点是溯果撷因,方法简便,需要时间较短,不足之处是审计过程容易以点带面,内容不够全面。究竟哪种方法效果更好,这要视具体的审计情况和审计目的而定。一般来说,在没有审计线索的情况下,更多地采用因果分析法,如果审计人员掌握了审计线索,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便可以考虑采用果因分析法。

2.窗帘中间拉开式审计法。如果一个窗帘由两幅组成,在阳光充足的早晨,我们从中间拉开,眼前便会迅速地明亮起来。这种拉窗帘的方法应用到管理审计中,也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具体来说,就是审计人员根据掌握的审计线索,依据自己的职业经验,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出判断。同时,向左追查问题产生原因的整体脉络,向右验证分析自身判断的准确性。这种方法也可以称为先入为主法。例如,某项工程成本管理审计,已知该项工程成本过高。审计人员根据经验判断,知道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材料采购成本过高。依此判断,审计人员便可向左追寻材料采购过程及管理方式,向右可通过抽查票据的方式,具体验证材料采购成本是否真的过高。如果向右的结果验证了审计人员的判断,向左的工作业已完成,此项管理审计便可初步结束。这种审计方法的优点是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缺点是如果审计人员的判断出现偏差,反而会迟滞审计工作进度。因此,运用该审计方法,职业经验不足的审计人员不宜使用。

3.遵循性审计法与思维创新审计法。遵循性审计法是针对管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依据已有的管理模式和固有的思维习惯,对问题的是与非做出判断。思维创新审计法则相反,它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并打破原有的思维方式,对问题进行判断。举例来说,企业临时用工问题,按照国企固有的管理模式及固有的思维方式,企业临时用工是不可取的,因为国企本身已经存在冗员。按照遵循性审计法,就会否定企业临时用工的做法。但我们如果采用思维创新法,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可能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由于临时用工可以使生产效率提高,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大于用国有企业闲置职工,而这种大于效益又足可以抵偿临时工用工成本的话,用临时工也未尝不可。因此,审计人员不能因循守旧,死抱框框。否则,审计结论不可能是实事求是的,甚至会给企业决策带来一定的误导作用。

学习审计师有哪些方法

4.解剖麻雀审计法与高屋建瓴审计法。强调管理审计要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与解剖,并不是说管理审计要一味地在微观世界中探索。深入地了解微观世界之后,审计人员还要跳出来,站在一定的高度,对微观进行总结、提炼,使之上升到一定高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高屋建瓴审计法。通常所说的既要进得去又要出得来,就是这个道理。解剖麻雀法停留在微观层次,高屋建瓴审计法则提高到宏观世界,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微观是宏观的基础,没有微观只有宏观是不可能的,同样只有微观没有宏观也是不行的,站在微观和站在宏观的角度所得出的审计结论也可能是不同的。如一个集团公司,内部有许多子公司,某一个子公司车辆需要进行修理,经过考察,委托集团公司以外的单位进行修理,比集团公司内部其他公司的价格要低得多。如果站在这个子公司微观的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得出用外部单位进行修理的结论,但如果站在集团公司这个宏观角度考虑问题,从集团公司整体效益出发,又会得出用集团公司其他子公司进行修理的结论。可见,看问题的角度和高度不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审计结论。

5.否定之否定审计法。在实际审计工作中,由于受环境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审计人员做出的审计结论往往不可能一次完成,先前的审计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时,如果审计人员发现了这一偏差,应对原有的审计结论进行否定,重新得出正确的结论。否定之否定才是肯定。审计人员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才能不断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所说的否定之否定,并不是单指一次否定,有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多次否定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