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哈维·莱宾斯坦
哈维·莱宾斯坦(Harvey Leeibenstein)(1922-1994),生于俄国的美国经济学家。小时候他移民到加拿大,然后在美国西北大学学习经济学,后来到普林斯顿伊利诺斯州技术学院,然后又到伯克利市加利福尼亚大学。1967年到1989年,他在哈佛大学任教,在此期间他出版了他在经济理论方面最有名的一部著作《Beyond Economic Man》(超越经济人,1976)。在此书中,莱宾斯坦将传统的生产要素扩展到包括管理技能和劳工关系。他的其他代表作有:《Economic Backwardness and Economic Growth 》(经济落后与经济发展)(1957)和《经济——人口发展理论》。从60年代开始,莱宾斯坦开始研究X效率理论。主要著作有:《配置效率与X效率》(1966)、《超经济的新基础》(1976)、《X效率通论和经济发展》(1978)、《通货膨胀、收入分配和X效率理论》(1980)等。
莱宾斯坦还是一个人口经济学家,他的成本效用理论,即运用西方微观经济学成本效用分析来研究家庭生育决策的一种理论,在西方人口经济学界有广泛的影响。该理论认为,随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每户人均收入的提高,家庭期望的孩子人数减少,因而,经济发展会导致较低的意愿生育率,即预期生育率较低。
同时,莱宾斯坦也是X效率这一概念的创始人。莱宾斯坦向那些认为“经济生产会尽可能地在技术上达到效率最优”的经济学家提出挑战。同样,某些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给社会带来的最大问题是配置的低效率——垄断企业的资源没有达到最优配置,因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者想通过抬高价格和降低产量来维持他的高价。而莱宾斯坦则认为与X低效率相比,配置的低效率仅仅是一个小问题。但是,大多数人都没怎么意识到X低效率的问题有多严重,因为他们并没有看到,也就没有X效率的概念。
哈维•莱宾斯坦X效率理论的观点
第一、决策的基本单位不是企业而是个人
一个企业是由若干个人所组成的。在传统微观经济学中,把企业作为基本决策单位,这就假定集体与组成集体的个人的行为是一致的。莱宾斯坦认为这一假设是错误的,企业的目标并不等于个人的目标,作为个人组台的集体的行为不同于个人的行为但又取决于个人的行为。因此,应该把个人作为基本决策单位和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第二、个人并不具有完全理性,而是具有选择性理性
传统微观经济学假设人是有完全理性的,所以才把最大化作为目标。莱宾斯坦指出,这一假设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人并不总是按理性原则行事。一般情况是,人具有各种程度的理性,如何理性地行事是可以进行选择的,这就是选择性理性。这种理性的大小取决于人的个性,个性又叉取决于压力的大小。选择性理性是个人行为的动机基础。
第三、努力是一个不确定的量
传统微观经济学其考虑生产中投入劳动力的多少,而不考虑每十劳动力努力程度的大小。莱宾斯坦指出,企业与个人签订的雇佣合同只能规定工作的时间,而不能规定努力的大小。个人对努力程度是可以自行抉择的。影响努力的因素包括传统的限制(即习随上的努力程度)、水平的限制(即其他人努力程度对一个人的影响),以及垂直的限制(即上级对下级的影响)。X敛率的关键正在于这种努力程度的大小。
第四、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惰性
惰性指人们不想改变生活与工作习惯,提高努力程度的一种倾向。惰性的大小取决于个人感觉迟钝的程度(即对某种刺激反应的大小),决策的效用成本(即改变惰性所要付出的代价), 及习惯的状况。情性的存在是努力程度低,从而造成X低敛率的根本原因。
第五、努力熵与X低教率
熵原是热力学中的一个概念。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库·罗根把熵作为衡量经侪中无秩程度的一种尺度,莱宾斯坦借用这一概念来表示个人与企业目标不协调的程度。这就是说,在企业内部当管理不善时个人选择努力大小的出发点并不是企业目标,而是个人私利。个人这种行为与企业目标的不协调就造成了X低效率换言之,也就是企业内部的内耗降低了经济敛率。由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X效率理论强调的企业内个人努力的程度,而这种努力程度又取决于企业内部的管理与协调性。
important works
1950, "Bandwagon, Snob and Veblen Effects in the Theory of Consumer Demand."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64 No.2: Page 183-207
1966, Allocative efficiency v. "x-efficiency" i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8, Entrepreneurship and Develop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8(2):72–83
1976, Beyond Economic Ma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General X-Efficiency Theor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A Branch of Economics Is Missing: Micro-Micro Theor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7: 477-502
1979, “The General X-Efficiency Paradigm and the Role of the Entrepreneur”. in: Mario Rizzo (ed.), Time, Uncertainty, and Disequilibrium. Lexington: Heath 1979, 127-139
1982, “The Prisoners’s Dilemma in the Invisible Hand: An Analysis of Intrafirm Productiv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72, no. 2 (May): 92–7
1983, "Property Rights and X-Efficiency: Com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3: 831-42.
猜你喜欢内容
-
什么是风险性决策
在财经领域,风险性决策是一种常见但又充满挑战的决策方式。风险性决策指的是在决策过程中,存在多种可...
-
商业险需要什么手续
在如今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商业险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保障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然而,办理商业...
-
没指标是什么意思
例如,在股票投资中,可能指没有特定的技术分析指标来辅助判断股票的走势;在基金投资中,可能意味着没...
-
什么是时点存款
在金融世界中,时点存款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和特点的概念。时点存款,简单来说,是指在某个特定时间点上...
-
南方现金通e的特点是什么
南方现金通 e 作为一款在基金市场上备受关注的产品,具有一系列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在理财规划中展现出...
-
什么是产品的品种
在财经领域中,产品的品种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产品品种指的是具有特定特征和属性的一类产品。...
-
货币资金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货币资金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合理的货币资金管理...
-
几内亚的货币是什么
几内亚共和国,位于西非西岸,是一个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的国家。其法定货币是几内亚法郎。...
-
应收据的定义是什么
在财务管理领域,应收据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金融工具。应收据,简单来说,是由付款人或受票人签发,由收...
-
L型经济压力线的含义是什么
在经济领域中,“L 型经济压力线”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概念。简单来说,L 型经济压力线描述的是经济增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