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 (Interest Rate Parity Theory)认为两个国家利率的差额相等于远期兑换率及现货兑换率之间的差额。由凯恩斯和爱因齐格提出的远期汇率决定理论。他们认为均衡汇率是通过国际抛补套利所引起的外汇交易形成的。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以谋取利润。但套利者在比较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时,不仅考虑两种资产利率所提供的收益率,还要考虑两种资产由于汇率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变动,即外汇风险。套利者往往将套利与掉期业务相结合,以避免汇率风险,保证无亏损之虑。大量掉期外汇交易的结果是,低利率国货币的现汇汇率下浮,期汇汇率上浮;高利率国货币的现汇汇率上浮,期汇汇率下浮。远期差价为期汇汇率与现汇汇率的差额,由此低利率国货币就会出现远期升水,高利率国货币则会出现远期贴水。随着抛补套利的不断进行,远期差价就会不断加大,直到两种资产所提供的收益率完全相等,这时抛补套利活动就会停止,远期差价正好等于两国利差,即利率平价成立。因此我们可以归纳一下利率平价说的基本观点: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的,并且高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上必定贴水,低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上必定升水。
利率平价理论核心观点
通过利率同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的关系来说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的原因。该学说认为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差决定的,(远期汇率的升水、贴水率约等于两国间的利率差异)并且高利率货币在远期市场上必定贴水,低利率货币在远期市场上必为升水,在没有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的情况下,远期差价等于两国利差,即利率平价(interest parity)成立。
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内容
利率平价理论可分为无抛补利率平价(Un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 UIRP)和抛补的利率平价(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 CIRP)两种。此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所做的假定上。
对于投资者按风险分类:风险厌恶者需要获得一定的风险报酬才愿意持有风险资产;与此相反,风险爱好者愿意获得承担风险的权利,但其会付出一定代价;而风险中立者则愿意在没有风险收益的情况下承担风险。
(一)无抛补利率平价
定义:在资本具有充分国际流动性的条件下,投资者的套利行为使得国际金融市场上以不同货币计价的相似资产的收益率趋于一致,也就是说,套利资本的跨国流动保证了“一价定律”适用于国际金融市场。
决定机制:
利率的变化取决于无风险条件下投资者的投机决策,即
(1)在年终若持有单位本币的存款与收益额大于持有外币存款与收益额按预期汇率 折算成的本币款,即,则在本国存款;
(2)在年终若持有单位本币的存款与收益额小于持有外币存款与收益额按预期汇率 折算成的本币款,即,则在外国存款;
(3)在年终若持有单位本币的存款与收益额等于持有外币存款与收益额按预期汇率 折算成的本币款,即,则在任何一国存款均可。
其中, r表示以本币计价的资产收益率(年率),r表示预期将来某个时点(比如年末)的预期汇率。并且这里假设投资者是风险中性(Risk Neutral)。
本国居民持有一单位本国货币,既可以将其存放于国内银行按国内利率取得收益,也可以将其按即期汇率S兑换成外国货币投放国外银行,按外国利率取得收益,用图—1、图—2来表示:
图—1
图—2
最终两者的收益趋于相等:
在风险中性的前提下,投资者只需比较一下两种资产的收益:如果收益不等,投资者就会涌向一种资产,资本涌入国会因投资的增加而收益率递减,而流出国的收益率则可能会抬高,最终两者的收益趋于相等:
(1)
如果预期汇率的变动率为ΔS,则:
(2)
那么式(1)可表述为:
(1 + r) = (1 + r) = 1 + r + r。
其中,r = r − r
自20世纪20年代利率平价被首次提出后,利率平价受到西方经济学家的重视。它与购买力平价所不同的是考察资本流动(而不是商品流动)与汇率决定之间的关系,它从一个侧面阐述了汇率变动的原因——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利率平价同样并非是一个完善的汇率决定理论,对其的批评主要有:
1.利率平价的实现依据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一价定律”, 但现实中,不仅完善的外汇市场没有普遍存在,而且许多国家实际对外汇实行管制并对资本流动进行限制。
“一价定律”的先决条件是:
(1)有效的且处于完全自由竞争状态的外汇市场。即需要一个有组织的即期和远期外汇市场,市场的信息能够非常有效地流通,从而消除可能出现的机会利润;
(2)无市场壁垒,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不受任何限制;
(3)交易成本很低或可以基本忽略不计。
2.在利率平价的关系式当中,并未能表明到底是利率平价决定汇率,还是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距来决定利率。
3.忽视利率结构问题。
利率平价理论的缺陷
利率平价说没有考虑交易成本。然而,交易成本却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各种交易过高,就会影响套利收益,从而影响汇率与利率的关系。如果考虑交易成本,国际间的抛补套利活动在达到利率平价之前就会停止。
利率平价说假定不存在资本流动障碍,假定资金能顺利,不受限制地在国际间流动。但实际上,资金在国际间流动会受到外汇管制和外汇市场不发达等因素的阻碍。目前,只有在少数国际金融中心才存在完善的期汇市场,资金流动所受限制也少。
利率平价说还假定套利资金规模是无限的,故套利者能不断进行抛补套利,直到利率平价成立。
但事实上,从事抛补套利的资金并不是无限的。这是因为:
与持有国内资产相比较,持有国外资产具有额外的风险。随着套利资金的递增,其风险也是递增的。
套利还存在机会成本,由于套利的资金数额越大,则为预防和安全之需而持有的现金就越少。而且这一机会成本也是随套利资金的增加而递增的。基于以上因素,在现实世界中,利率平价往往难以成立。
参考文献
夏大慰,刘勤主编;刘凤委,张英奎,刘勤等编著.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04.
朱孟楠.厦门大学.国际金融学. 第二章 外汇与汇率 第四节 汇率理论及其评价
3.0 3.1 《国际经济学》.第十章 汇率的决定.第三节 利率平价理论.西北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内容
-
什么是风险性决策
在财经领域,风险性决策是一种常见但又充满挑战的决策方式。风险性决策指的是在决策过程中,存在多种可...
-
商业险需要什么手续
在如今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商业险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保障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然而,办理商业...
-
没指标是什么意思
例如,在股票投资中,可能指没有特定的技术分析指标来辅助判断股票的走势;在基金投资中,可能意味着没...
-
什么是时点存款
在金融世界中,时点存款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和特点的概念。时点存款,简单来说,是指在某个特定时间点上...
-
南方现金通e的特点是什么
南方现金通 e 作为一款在基金市场上备受关注的产品,具有一系列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在理财规划中展现出...
-
什么是产品的品种
在财经领域中,产品的品种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产品品种指的是具有特定特征和属性的一类产品。...
-
货币资金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货币资金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合理的货币资金管理...
-
几内亚的货币是什么
几内亚共和国,位于西非西岸,是一个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的国家。其法定货币是几内亚法郎。...
-
应收据的定义是什么
在财务管理领域,应收据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金融工具。应收据,简单来说,是由付款人或受票人签发,由收...
-
L型经济压力线的含义是什么
在经济领域中,“L 型经济压力线”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概念。简单来说,L 型经济压力线描述的是经济增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