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仿生管理学
仿生管理学是一门管理学与仿生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是从生物学的视角出发研究社会组织的管理问题,以模仿、借鉴、类推、创新等手段,旨在组织建构的和谐与组织运营的高效;其落脚于管理学,将生物学的概念、原理和理论,或嫁接或融入或整合,直至转化到管理学的概念、原理和理论中,从而形成新的概念、新的原理、新的理论。
仿生管理学研究的基本领域
仿生管理学的研究将视角投向整个现实生物界的全部实际现象,关注、剖析,从而揭示、阐述一切对管理学有启发借鉴意义的生物界的内部结构、协调机制,以及与环境的关系和进化法则。对此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生物构件(如感觉系统、骨骼系统);
2.生物个体(如蚂蚁、猕猴);
3.生物群体(如羊群、雁阵)。
从上述仿生管理学研究的视角不难看出,仿生管理学研究可大致分为四个基本领域:
1.关于管理的群体行为仿生学研究领域。通过对生物群体乃至生态圈的内部结构、协调机制及与环境的关系的研究,发现生物群体的激励、竞争、交互、调控的现象、结构和机理,从而形成群体行为的管理仿生学理论。2.关于管理的个体行为仿生学研究领域。通过对生物个体的内部结构、协调机制及与环境的关系的研究,发现生物个体问的分层、共处、互动、共生的现象、结构和机理,从而形成人际关系的管理仿生学理论。3.关于管理的现象效应仿生学研究领域。通过对生物个体或群体现象特征的研究,发现生物体的本能、潜能、适应、发展的现象、结构和机理,从而形成现象效应的管理仿生学理论。4.关于管理的实现法则仿生学研究领域。通过对各类生物现象的内部结构、协调机制及与环境的关系的综合研究,发现生物体的自然、类群、反应、学习的现象、结构和机理,从而形成实现法则的管理仿生学理论。
仿生管理学研究的课题体系
作为一门学科,仿生管理学的研究必须形成和上升为相对独立又相对完整的系统化的课题体系,这是在明确其研究的基本领域基础上,以学科层次化、结构化、系统化为规范要求,同时又遵循逻辑规律而理性构建的。我们认为,仿生管理学研究的课题体系可在一个学科构成面上,安排成四个由内向外的圈列(可用同心圆表示):
1.仿生管理学课题体系的核心圈,这些内容是本学科的内核,包括管理仿生学的研究规范、核心概念、基本理念、基本原理等。2.仿生管理学课题体系的内部圈,主要包括管理仿生学的理论框架和面向对象的研究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现行管理学的理论框架。管理仿生学的理论框架总体上不应脱离此框架,但又应体现本学科的特殊性、差异性和创新性。面向对象的研究课题主要包括研究生物个体的个体管理仿生学、研究生物群体的群体管理仿生学、研究生物现象特征的现象管理仿生学等。3.仿生管理学课题体系的边际圈,它主要包括各种分支课题和应用性课题。分支课题如仿神经系统管理学、仿体液系统管理学、仿蜜蜂社会管理学等;应用性课题如企业仿生学、公共组织仿生学、社会仿生学等。4.仿生管理学课题体系的外部相关圈,指与本学科相似、相近、相关的一些课题,如经济仿生学、进化经济学等。
仿生管理学研究的科学依据与规范化
仿生管理学研究,是通过对生物的生命现象、组织结构、反应机理的不断拓展与深人的考虑、分析、探究,以及有目的的实验,来提炼出具有管理学意义的认知与理解,设想与观点,从而进一步上升,形成管理学方面的理论。无疑,要使这些理论可信可靠、有效有用,其依据必应是科学的,其研究的路径必应是规范的。
仿生管理学研究的科学依据
仿生管理学研究的最基本的科学依据是:人类社会与生物界均是复杂的生命系统,都是具有复杂的内部构造的机体,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达到与环境交互、调节内外影响,从而保护和发展自身,以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并使生命不断延续;两者都无可否认地蕴涵着大量必然的神奇的生命法则,历经千万年的试误与修正,去陈与探新,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和检验中结晶的。“管理”(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的法则,无疑是其中颇为高级的部分。而仿生管理学研究的具体的科学依据可分为两大类,即学科依据和事实依据。
仿生管理学研究的学科依据指的是将有关业已相对成熟的学科作为仿生管理学研究的基础,主要包括:这些学科被公认或证实的基本的理论、原理、公理定律、法则等,由于是已经得到检验、已经成立。而且已经在实践中应用并有效,故可直接作为仿生管理学研究的科学依据。然而,作为理论形态的这些科学依据,毕竟不能“本本主义”地成为僵化的指导条文,而应“与时俱进”“遇事而释”,才能在不断更新中保持住科学的常青。
仿生管理学研究的事实依据。这指的是现实生物世界中客观实在的状况和现象,主要包括:
1.生物的一般状况和现象。这是整个生物界(包括动物和植物)都具有的一般生命现象。因其中蕴涵着极为丰富而多样,复杂而深邃的关于结构、组织、反应、调控、激励、进化等与管理密切相关联的信息,因而在极广泛的意义上成为仿生管理学研究最初步、最广阔的基本依据。特别是2O世纪7O年代以来,生态系统成了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很明显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在仿生管理学中的研究将是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课题,因而生态系统现象是仿生管理学研究的重要依据。
2.动物的一般状况和现象。这是动物普遍具有的一般生命现象。动物体都是由诸多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子系统有机结合组成的复杂大系统.通过对动物体这种复杂大系统的研究,从而挖掘出具有共性的动物生命规律,这些规律可以为仿生管理学研究提供最直接、最有用的依据。
3.哺乳动物的拟人性状况和现象。哺乳动物是比较高级的生物形态。其组织和功能与人体有诸多相似之处,内部结构、生命机理比较复杂。其中蕴涵的管理法则比较高级,通过对哺乳动物的拟人性状况和现象的研究,可以提炼出高深的管理理论,这是仿生管理学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和精确的关键依据。
4.典型生物的经典状况和现象。如大象能够预知自己的死期而事先赶到预定墓地,一个蜂群只有一个蜂王,等等。这些经典现象背后蕴涵着复杂的机理和必然的法则,对其研究可以为本学科提供生物学的实证支持,这是仿生管理学研究的必要依据。
仿生管理学研究的规范化
为保证仿生管理学研究的科学性。以及获得的理论成果能够被纳入到规范的管理学理论体系之中。研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范。
1.研究视角与内容的规范。仿生管理学是一门以管理学为“体”。仿生学为“镜”。并集众多相关学科之“用”的综合性学科。因而需要在研究的视角上加以规范,使研究的注意力基本集中在明确的仿生管理领域,而不限制地发散;需要在研究的内容上加以规范,使研究内容基本组织在管理学的核心结构上。而不无序地混乱。
2.研究途径与方式的规范。从一定的意义上讲。仿生学研究是一种考察归纳型研究。而管理学研究是一种总结演绎型研究。两者在研究途径与方式上有着较明显的差异。为此在仿生学研究与管理学研究的整合中。要强调整体论,采用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即把观察、抽象、模拟、实验、个案、剖析等统一规范起来。并尽可能地运用运筹学、控制论、系统分析和建模技术等新理论和新方法。此外,还需要注意过程推进的规范和方法运用的规范。
3.研究工具与手段的规范。仿生管理学可看成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共同孕育的一门新学科。因而其研究的工具与手段也应是自然科学的工具与手段同人文社会科学的工具与手段的整合,如仪器与量表、数据与统计、假设与思辨、推导与预案等;同时,应根据仿生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开发新的工具,创造新的手段。
4.研究规划与评估的规范。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研究,无疑在事前的规划和事后的评估中,均要强调规范性。规划要专业、科学、合理、适宜,评估要有据有规、要客观要实际。从而保证仿生管理学研究的快速、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内容
-
什么是风险性决策
在财经领域,风险性决策是一种常见但又充满挑战的决策方式。风险性决策指的是在决策过程中,存在多种可...
-
商业险需要什么手续
在如今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商业险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保障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然而,办理商业...
-
没指标是什么意思
例如,在股票投资中,可能指没有特定的技术分析指标来辅助判断股票的走势;在基金投资中,可能意味着没...
-
什么是时点存款
在金融世界中,时点存款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和特点的概念。时点存款,简单来说,是指在某个特定时间点上...
-
南方现金通e的特点是什么
南方现金通 e 作为一款在基金市场上备受关注的产品,具有一系列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在理财规划中展现出...
-
什么是产品的品种
在财经领域中,产品的品种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产品品种指的是具有特定特征和属性的一类产品。...
-
货币资金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货币资金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合理的货币资金管理...
-
几内亚的货币是什么
几内亚共和国,位于西非西岸,是一个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的国家。其法定货币是几内亚法郎。...
-
应收据的定义是什么
在财务管理领域,应收据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金融工具。应收据,简单来说,是由付款人或受票人签发,由收...
-
L型经济压力线的含义是什么
在经济领域中,“L 型经济压力线”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概念。简单来说,L 型经济压力线描述的是经济增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