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工资分配自主权
工资分配自主权是指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企业依法享有的,从经营收入中提取工资总额并将其分配给职工个人的自主权。
工资分配自主权的相关规定
《劳动法》第47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这为用人单位享有工资分配自主权提供了法律依据。理解此项法律规定,需要明确下述几点:
1.工资分配自主权的主体范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享有工资分配自主权是市场主体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必要条件和重要表现。因而,工资分配自主权的主体应限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具有经济效益目标的用人单位,其中,主要是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实行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的事业组织只对工资总额的一定部分享有工资分配自主权。我国目前尚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阶段,不同用人单位的工资分配自主权不尽相同。一般说来,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较之事业组织,非国有企业较之国有企业,差额拨款事业组织较之全额拨款事业组织,享有更大程度的工资分配自主权。
2.工资分配自主权的内容。工资分配自主权作为经营管理自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用人单位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工资分配的权利。其内容包括两部分:(1)工资分配方式确定权。主要是自主选择基本工资制度,自主决定工资标准、工资形式,以及晋级增薪和降级减薪的办法、条件和时间。(2)工资水平确定权。主要是按照法定原则自主确定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3.工资分配自主权的行使。用人单位行使工资分配自主权时,应当注意两点:(1)这里的“自主”是法定范围内的自主,凡是以强行性法律规范规定的工资分配规则,用人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凡是法律和政策所界定的工资分配权限,用人单位不得超越。(2)这里的“自主”并不是指完全由单位行政单方决定工资分配,用人单位工资分配的制度和方案应当由职代会审议通过,或者经过与工会组织或职工代表协商一致,方能生效。
用人单位工资分配的影响因素
用人单位自主确定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的条件或因素有:
1.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确定工资水平的决定因素。用人单位无经济效益增长不可能有工资总额的增长,用人单位有经济效益增长应有工资总额增长,但要符合“两低于”原则。
2.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
这也是影响工资分配的主要因素。用人单位由于行业、生产、经营等特点的不同,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有时会有很大差异。即使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用人单位的工资水平及其分配也会有所不同。
3.劳动生产率
这是决定用人单位工资水平的又一重要因素,用人单位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用人单位经济效益。才能提高职工的工资水平。
4.劳动就业供求状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在用人单位工资分配中起着重要作用。劳动力供求双方通过公开竞争,通过价值规律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影响,形成均衡的工资率。
猜你喜欢内容
-
什么是风险性决策
在财经领域,风险性决策是一种常见但又充满挑战的决策方式。风险性决策指的是在决策过程中,存在多种可...
-
商业险需要什么手续
在如今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商业险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保障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然而,办理商业...
-
没指标是什么意思
例如,在股票投资中,可能指没有特定的技术分析指标来辅助判断股票的走势;在基金投资中,可能意味着没...
-
什么是时点存款
在金融世界中,时点存款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和特点的概念。时点存款,简单来说,是指在某个特定时间点上...
-
南方现金通e的特点是什么
南方现金通 e 作为一款在基金市场上备受关注的产品,具有一系列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在理财规划中展现出...
-
什么是产品的品种
在财经领域中,产品的品种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产品品种指的是具有特定特征和属性的一类产品。...
-
货币资金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货币资金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合理的货币资金管理...
-
几内亚的货币是什么
几内亚共和国,位于西非西岸,是一个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的国家。其法定货币是几内亚法郎。...
-
应收据的定义是什么
在财务管理领域,应收据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金融工具。应收据,简单来说,是由付款人或受票人签发,由收...
-
L型经济压力线的含义是什么
在经济领域中,“L 型经济压力线”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概念。简单来说,L 型经济压力线描述的是经济增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