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储蓄能力
储蓄能力亦称储蓄潜力,是指居民货币收人中可能转化为储蓄的货币量。
储蓄能力的计算
(1)根据典型调查,按人口推算,如调查1000户家庭,某个时间(一般以半年为宜)实际收入每人每月平均500元,实际支出每人每月平均390元。那末,这1000户按人口平均,每月节余110元,一年则为1320元。如果业务辖区内有2万人口,年储蓄能力就有2640万元。计算公式如下:
年储蓄能力=平均每人每月节余额 × 12个月 × 辖区人口数
(2)先求出典型调查对象的储蓄增长额占工资的比重(即储蓄率),再乘以年度工资,即为储蓄能力。仍以1000户为调查对象,某年上半年工资收入每人月平均500元,上半年月平均储蓄增长额为25元,那末每人每月储蓄增长额占月平均工资收入的5%,即储蓄率为5%,再乘以业务辖区内年度工资总额,即为年储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储蓄能力=(平均每人每月储蓄增长额 ÷ 每人每月平均工资收) × 年度工资总额
此外,还可以通过典型推算,求得储蓄能力,即从典型户中先求出:①收支相抵后的盈余;②在各项开支中可能节约的部分;⑧在必需开支中可以延缓支付的部分。这三种资金综合构成储蓄存款来源,反映出储蓄能力的大小。
储蓄能力的影响因素
储蓄能力同居民的货币收入水平,消费倾向和持有现金的偏好程度三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收入水平愈高,储蓄能力愈大;反之则愈小。储蓄能力和消费倾向呈反比关系。假定居民持有现金的偏好程度不变,消费倾向提高,储蓄能力就会下降;消费倾向降低.储蓄能力会相应提高。在现实生活中,居民持有现金的偏好程度常常发生变化,特别是在短缺经济环境中居民持币待购的现象很普遍。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愈小,持币待购的现象就愈严重,储蓄能力相应受到的影响也就愈大。提高储蓄能力对于积累建设资金,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崔扬.储蓄经营管理理论及操作规范.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
梁小民,雎国余,刘伟,杨云龙.经济学大辞典.团结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内容
-
什么是风险性决策
在财经领域,风险性决策是一种常见但又充满挑战的决策方式。风险性决策指的是在决策过程中,存在多种可...
-
商业险需要什么手续
在如今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商业险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保障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然而,办理商业...
-
没指标是什么意思
例如,在股票投资中,可能指没有特定的技术分析指标来辅助判断股票的走势;在基金投资中,可能意味着没...
-
什么是时点存款
在金融世界中,时点存款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和特点的概念。时点存款,简单来说,是指在某个特定时间点上...
-
南方现金通e的特点是什么
南方现金通 e 作为一款在基金市场上备受关注的产品,具有一系列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在理财规划中展现出...
-
什么是产品的品种
在财经领域中,产品的品种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产品品种指的是具有特定特征和属性的一类产品。...
-
货币资金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货币资金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合理的货币资金管理...
-
几内亚的货币是什么
几内亚共和国,位于西非西岸,是一个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的国家。其法定货币是几内亚法郎。...
-
应收据的定义是什么
在财务管理领域,应收据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金融工具。应收据,简单来说,是由付款人或受票人签发,由收...
-
L型经济压力线的含义是什么
在经济领域中,“L 型经济压力线”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概念。简单来说,L 型经济压力线描述的是经济增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