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什么是持续经营假设审计

金融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持续经营假设审计是指被审计单位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下去,不会倒闭或大幅度缩减经营规模。这里的可预见的将来,一般可理解为资产负债表日后的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

持续经营仅仅是会计核算的一个前提,但是面对日趋剧烈的竞争市场,企业的变数越来越大,企业的生命力备受广大投资人关心,被审计单位经营失败后,投资人往往把审计人作为诉讼被告。因此,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审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持续经营假设审计

持续经营假设审计的目标

1、确定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假设是否合理。

2、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的实际情况,确定计价基础及报表项目分类是否调整。

持续经营假设审计的程序

1、分析被审计单位在财务、经营方面是否存在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危机。

财务方面的危机主要有:

    资不抵债;

    运营资金出现负数;

    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累计经营亏损较大;

    不良资产巨大,且长期挂账处理;

    主要子公司财务状况恶化;

    商业信用下降;

    资金筹措困难。

经营方面的危机主要有:

    关键管理人员离职后无人代替;

    主要产品不符合国家政策要求;

    市场不断萎缩;

    人力资源短缺;

    什么是持续经营假设审计

    未达到预期经营目标;

    存在数额巨大的或有损失;

    非常原因导致停产损失;

    国家政策变化可能造成不利影响;

    投资人未履行协议合同、章程,并可能造成巨大损失;

    营业期限即将到期且无意继续经营。

2、分析被审计单位对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危机准备采取的应对措施及有效程度。这些主要措施有:

    处理不良资产;

    取得担保借款;

    实施资产重组;

    消减费用支出;

    开拓新市场;

    获得重要材料的替代品,并能大幅降低成本等。

3、分析最近的会计报表,确定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是否有好转的迹象。

4、分析被审计单位盈利预测、现金流量预测及其他预测,确定是否科学合理。

5、审核期后事项、财务承诺及或有事项,是否存在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因素。如期后发生的重组、重大投资、并购、大股东易位或变化、重大的财务承诺( 如担保)、数额巨大的或有负债或损失等。

6、检查企业重要会议中有关财务困境的记录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实际情况,分析企业所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

7、向被审计单位的法律顾问和律师了解企业有关诉讼、索赔情况。

什么是持续经营假设审计

8、检查借款合同的履行情况。如无法履行有关条款,可能意味持续经营能力有问题。

9、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索取关于持续经营假设的书面声明,以明确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

10、检查应披露的有关持续经营能力的事项是否正确披露。

参考文献

1.0 1.1 1.2 王文华.《审计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