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刘师培是如何学习的

写教育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刘师培的学习经历非常出色,以下是他的主要学习经历:

天资与启蒙

刘师培自幼天资聪颖,过目成诵。8岁时开始学习《周易》,12岁时已经读完《四书》《五经》,并且能够一目十行,记诵久而弗渝。

刘师培是如何学习的

家庭教育

刘师培出生于一个经史世家,其父刘贵曾、祖父刘毓崧、伯父刘寿曾都以治《左传》新疏工作而名列《清史稿·儒林传》。母亲李汝蘐也通晓经史,对刘师培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早期学术成就

17岁进学,18岁考上秀才,19岁中举,可谓少年得志。

在经学研究方面,刘师培秉承家学,宗古文经,但又不墨守古文家法,在阐明经典微言大义和名物训诂方面,都有所独创。

刘师培是如何学习的

广泛阅读与涉猎

刘师培不仅精通经学,还涉猎内典道藏、西方哲学,尤精历史掌故。他的阅读范围非常广泛,19岁时已经读完了家中的藏书,然后论史谈经,著书立说。

刘师培是如何学习的

学术研究

刘师培在王念孙、王引之、阮元、焦循等的基础上发展了根据字音推求字义的学说,并且在校释群书方面,广收各种版本,反复钩稽,匡正旧训,对《老子》《荀子》《吕氏春秋》等都做了精准的校释工作。

教学与研究

刘师培在北大开设的课程是“中国中古文学史”,他上课时不带课本,也不带讲义,但讲解得非常生动,深受学生喜爱。

思想转变

刘师培还受章太炎启发,撰写《小学发微》,引用西方社会学学理,重新阐释清儒文字音韵之学。他还第一个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并在1907年将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翻译成汉语登在机关报纸上。

综上所述,刘师培的学习经历得益于其天赋和家庭的深厚文化底蕴,他在经学、史学、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并且能够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