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南京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

南京大学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国家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 建设的专业点,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南京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

学校名称专业名称年份国家级/省级
南京大学地理科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海洋科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地质工程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地质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法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工业工程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金融工程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环境工程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环境科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化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城乡规划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建筑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考古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历史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社会工作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社会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生态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生物技术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生物科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财务管理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电子商务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工商管理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经济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金融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会计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市场营销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天文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德语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俄语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法语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日语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英语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声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物理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戏剧影视文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材料物理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广播电视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广告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新闻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编辑出版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档案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图书馆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口腔医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临床医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行政管理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哲学2019-2021国家级

南京大学简介:

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南京大学目前拥有仙林、鼓楼、浦口、苏州四个校区,有33个院系,本科生13934人、硕士研究生18158人、博士研究生8948人、留学生1691人。现有“双一流”建设学科1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本科专业9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2.0基地14个。有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1个,各类省部级科研平台80余个。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