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只今笔砚亦生尘”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只今笔砚亦生尘”出自宋代仇远的《授时历以丁未为一岁》。

“只今笔砚亦生尘”全诗

《授时历以丁未为一岁》

“只今笔砚亦生尘”的出处是哪里

宋代 仇远

一从妻子累心身,役役劳劳春复春。

苦被长贫难择禄,宁甘渐老不如人。

广文冷坐非无饭,张翰思归岂为莼。

莫问当初弧矢事,只今笔砚亦生尘。

《授时历以丁未为一岁》仇远 翻译、赏析和诗意

《授时历以丁未为一岁》是宋代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只今笔砚亦生尘”的出处是哪里

中文译文:

曾经妻儿的繁琐累及身心,

辛苦劳作春天又春天。

长期贫穷难以选择官职,

宁愿逐渐老去也不如别人。

广文冷坐并非没有饭吃,

张翰思念家乡岂只为食莼。

不要问起往昔的弓箭事,

“只今笔砚亦生尘”的出处是哪里

如今连笔砚也生尘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贫穷的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作者以自身为例,表达了他在妻子和子女的压力下,一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但却无法改变贫穷的现状。他宁愿慢慢变老,也不愿妥协去追求权势和富贵。诗中还提到了广文和张翰,暗示了作者身处的文士环境,广文可能指的是庙堂官员,张翰则是指同样身处困境的文人。最后,作者提到自己的笔砚也生尘土,抒发了他的失望和无奈之情。

赏析:

《授时历以丁未为一岁》展现了作者对贫穷生活的坦然和无奈。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揭示了世俗中的挣扎与困顿,表达了作者对权力和享受的淡漠态度。诗中的广文和张翰,代表了那些身处相似困境的同类文人,通过对比凸显了作者内心的坚守和独立精神。最后两句“莫问当初弧矢事,只今笔砚亦生尘”,以简短的语句点明了作者的遭遇和心境,给人一种深深的思索感。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表达,展示了一个文人在贫穷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和内心矛盾。诗人以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世俗功利的冷漠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坚守和自我选择。整首诗词虽然简短,但通过精准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传达了作者深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思索。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