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羡东篱陶处士”的出处是哪里
“却羡东篱陶处士”出自宋代顾禧的《九日登浮屠》。
“却羡东篱陶处士”全诗
《九日登浮屠》
宋代 顾禧
浮屠百尺绝花尘,一望霜林暮色匀。
啸傲自然能远俗,步趋何必不随人。
参军帽落嘲谁解,□□□残草作茵。
却羡东篱陶处士,菊花犹插碧纱巾。
《九日登浮屠》顾禧 翻译、赏析和诗意
《九日登浮屠》是宋代顾禧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浮屠高达百尺,绝迹于花尘之上,
望去,霜林中的暮色均匀无比。
啸傲自然能远离尘俗,
行走之间,何必不随众人。
倒下的军帽嘲笑着谁的解放,
残草凋零,成为茵蔓。
而我却羡慕东篱的陶处士,
他依然插着菊花,犹如碧纱巾。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登上高耸的浮屠,远离尘世纷扰的景象。浮屠高达百尺,与世隔绝,花尘不能触及。望去,霜林中的暮色平静而均匀,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诗人表达了自己超然的心态,啸傲自然,能够远离尘俗的纷扰,行走之间不拘泥于世俗的礼教,无需顾忌他人的眼光和评论。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对比了自己和东篱的陶处士。他看到了一顶倒下的军帽,这是对战乱时期的讽刺,嘲笑着谁能真正解放人民。而残草凋零,成为茵蔓,象征着世事变幻,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然而,诗人却羡慕东篱的陶处士,他依然能够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自己的独立和纯净,插着菊花,宛如佩戴一条碧纱巾,展现出高尚的品格和自在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以浮屠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追求超然境界的向往。浮屠高耸入云,绝尘而立,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追求和远离尘世的愿望。霜林暮色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均匀的景象,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受。
诗人表现出一种自由、不羁的态度,他啸傲自然,追求真实的自我,不愿受制于世俗的束缚。他认为没有必要刻意追随他人,而是应该保持自己独特的风采和行动方式。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对纷扰世事的思考。他看到了倒下的军帽,这象征着战乱和动荡的社会,嘲笑着谁能真正解放人民。残草凋零,茵蔓荒芜,表达了世事变幻、生命无常的主题。然而,诗人却羡慕东篱的陶处士,他插着菊花犹如佩戴一条碧纱巾,展现出高洁和自由的品格。这种对纯净和自在境界的向往,成为诗人内心追求的目标。
整首诗词通过对浮屠、自然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疲倦和对超然境界的向往。诗人追求自由自在的心态,嘲讽战乱和世俗的束缚,同时对纯净和高洁的品质表示羡慕。整首诗词给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由和内心平静的感受,展现了诗人的独立思考和追求真实自我的精神。
猜你喜欢内容
-
pbi是什么
PBI, 蛋白结合碘,蛋白结合碘包括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一碘酪氨酸,二碘酪氨酸,以及微量...
-
vr专业是什么专业
虚拟现实技术属于计算机仿真专业。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
-
大学生怎么做
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技术干部和后备干部。 大学生应该以学为主,全面发展。在大学里,有很多事要做。 大...
-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
-
为什么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形式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
-
师德的提升是他律还是自律观点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是靠自律和他律的结合。“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
-
三大发展战略是指什么
中央决定,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这三大战略的共同特点,是跨...
-
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什么意思
全日制毕业生,是指接受全日制教育形式的高等教育,并在修业年限内完成教育 计划,达到学校的规定要求,...
-
准考证是单面还是双面
单面打印在一张A4纸上。《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背面须为空白,无需彩打。打印考研准考...
-
英语中冒号后面大写还是小写
冒号后一般都应该是小写,如果是专有名词,就应该大写。另外,如果在正式文体中用在引述动词之后,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