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曾识中庸并孟子”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曾识中庸并孟子”出自宋代陈普的《论语·三省章》。

“曾识中庸并孟子”全诗

《论语·三省章》

“曾识中庸并孟子”的出处是哪里

宋代 陈普

专心於内最为难,又主其三得大端。

曾识中庸并孟子,正如江水发岷山。

《论语·三省章》陈普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论语·三省章》

“曾识中庸并孟子”的出处是哪里

朝代:宋代

作者:陈普

中文译文:

专心于内最为难,

又主其三得大端。

曾识中庸并孟子,

“曾识中庸并孟子”的出处是哪里

正如江水发岷山。

诗意:

这首诗是陈普创作的《论语·三省章》。诗中表达了专注于内心修行是最为困难的事情,但也是实现大道三得之一的关键。诗人曾经研读过《中庸》和《孟子》,并以江水发源于岷山的壮丽景象来形容他的领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首句表达了专心于内心修行是一项极为艰难的任务,需要克服各种外界的干扰和诱惑。第二句提到修身养性是实现大道三得之一的重要途径,暗示了通过内心的修炼,可以获得高深的道德境界和人生智慧。接下来的两句揭示了诗人曾经研读过《中庸》和《孟子》这两部经典,这些经典中的智慧启示对他的修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后一句以江水发源于岷山的景象来形容他的领悟,岷山作为巍峨壮丽的山脉,象征着高远的境界和无尽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语言,表达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以及修行者需要专注于内心的修炼,从经典智慧中获取启示。这首诗意蕴含深邃,表达了作者对道德修行的思考和追求,对读者来说,也是一种启示和警醒,提醒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专注,追求内心的智慧和道德的升华。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