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文思豆腐羹的由来

自考服务君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9 18:26:11

问题描述

文思豆腐羹的由来希望能解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文思豆腐羹是淮扬地区一款传统名菜,属于淮扬菜。

它始于清代,已有300多年的庆史。传说在清乾隆年间,扬州梅花岭右侧天宁寺有一位名叫文思的和尚,善制各式豆腐菜肴。特别是用嫩豆腐、金针菜、木耳等原料制做的豆腐汤,滋味异常鲜美,前往烧香拜佛的佛门居士都喜欢品尝此汤,在扬州地区很有名气,这在中曾有记载。据说当年乾隆皇帝曾品尝过此菜,还一度成为清宫名菜。因该菜为文思和尚所创,人们便称它为“文思豆腐”,一直流传。从民国初期到30年代时,此菜在江南地区也很有名,不过其制法与清代已有所不同,厨师们对用料和制法作了改进,使其烹调更加考究,滋味更鲜美。

其他回答

乾隆年间,扬州天宁寺有一僧人名为文思,他“善为豆腐羹、甜浆粥。乾隆皇帝驻跸天宁寺行宫时,扬州地方给“六司百官”准备的“满汉席”“第三分细白夔碗十件”中,就出现了“文思豆腐羹”。

文思本人如何制作这道菜,早已不可考。今天在扬州见到的文思豆腐,通常要将细软的豆腐用大片刀横切至少88刀,竖切188刀,几分钟后,一块豆腐变成了几千根豆腐丝,而且粗细均匀,不粘不连,考验着厨师的顶级刀工。